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中国神话研究初探(插图本)》序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易文网 茅盾 参加讨论
    这本书是企图在中国神话领域内作一次大胆的探险。同类性质的书,中国文的还没有过,东西文的,则以作者所知,也还是没有专书,法国de Harl ez有《山海经》的翻译,然而专关于中国神话的著作,似乎还没有。英文中有一本《中国神话及传说》(详见本书篇末参考用书内所论),可是荒谬得很。所以此编之作,实在是“开荒”的性质,因而也只是“绪论”的性质。
    二 作者对于神话学的研究,自然不敢说有怎样的精到;所以此编之不能完美,自不待言。但作者并不忘记在此编的著作时,处处用人类学的神话解释法以权衡中国古籍里的神话材料。
    三有许多意见是作者新创的,如言帝俊、羿、禹这一章,又如第六章对于《大司命》、《少司命》、《山鬼》等篇的解释。还有解释蚩尤为巨人族之一,黃帝与蚩尤的战争就是巨人族与神之战争;夸父与夸娥即一;“终北 ”、“华胥”之为中部人民的宇宙观;凡此一切创见,作者只凭推论,并不曾多找书本上的考据。但也不是以为无须多考据,无非因为客中无书,只好作罢。如得海内同志替这些臆说再多找些书本子的证据,自然很欢迎的。
    四 作者相信《山海经》的神话价值很高,所以本编有时信任《山海经》的地方还比信任《楚辞》及其他书籍(如《淮南》)为较多。汉以后的作者的神话材料(如《搜神记》、《述异记》等书所载),有时也引用,但只作为——神话流传后经增饰修改后的最终式,或是——神话的演化的过程而已。
    五 后世方士道教神仙之说兴起后的奇诞之谈,自然离原始神话的面目太远,但有时也引用,如述西王母神话时引《汉武内传》,月的神话引《龙城录》,这也无非表示——神话到了后来如何的被方士道教化而已。并不以此作为该神话的最终点。
    六 作者对于自己的引用书籍的时代的意见,及该书在神话上的价值,都在篇末的“参考用书”内有些说明。
    七 这本书一则是草创,二则是绪论性质,所以中间对于各种材料的解释、分析、和征引,都只是视叙述之方便而定,并不是把中国神话来巨细无遗地作系统的叙述。我希望另有人来做这个工作。自己倘若时间容许,或者看书方便,也想试作较大的企图。将来或者也可以呈教。只是人事变幻,不知道有没有这等时间。
    八 本书在客中仓卒属稿,手头没有应参考的书,虽然有几个朋友借给些书,到底不足,所以错记及失检之处,或许难免,要请读者原谅。几位热心的朋友,或是借给书,或是替查一二条,都是很感激,可是也不噜苏记下名字来了。
                   一九二八、十、二零,作者于日本东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