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禄琳琅书目 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整理说明
清乾隆皇帝尤喜典籍,于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命内廷翰林检阅内府藏书,择宋、元、明各朝善本进呈览定,珍藏在紫禁城内昭仁殿,亲书‘天禄琳琅'榜幅。‘天禄琳琅'藏书于嘉庆二年(一七九七)失于火,后重新搜集为‘天禄琳琅续藏'。至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末代皇帝溥仪以赏赐为名,秘密将‘天禄琳琅'藏书中的一百多种盜运出宫,后运往天津租界,出售后为伪满洲国筹集资金。这是一次毁灭性的破坏,其中绝大部分流失海外。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七年,为躲避日寇侵略,民国政府将故宫国宝奇珍运往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地,史称‘古物南迁',‘天禄琳琅'珍籍随往,从此就一去不返。如今,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及‘台湾中研院'珍藏的宋、元、明刊,就是这批珍宝。解放后,国家图书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只有少量从民间捐赠来的‘天禄琳琅'零册散页,实属凤毛麟角。近年来,国内古籍拍卖业兴旺,‘天禄琳琅'被盜部分开始浮出水面,拍场你爭我夺,竟成奇观。 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由于敏中等奉敕撰《天禄琳琅书目》(以下简称《书目》)十卷,著录图书四百二十九种。每书各有提要,首举篇目,次详考证,次订鉴藏,次臚阙补。抄录乾隆御制诗文题识于旧跋之前。四十六年(一七八一),《书目》亦入《四库全书》。嘉庆二年(一七九七),由彭元瑞等奉敕撰《天禄琳琅书目后编》(以下简称《后编》)二十卷,著录图书六百六十四部。 两书均以经、史、子、集和时代先后分类,共著录宋、金、元、明及影宋钞本一千零九十三部,是当时传世的珍奇善本的两次大汇聚。这些书大多经历代名家递藏,硃印累累,流传有序,堪称书林瑰宝。 由于《书目》和《后编》重在鑒赏,其提要详在考证、鉴藏,与一般书目不同。《书目》与《後编》长期只有钞本流传。光绪七年(一八八一),王先谦于京师购得旧钞本,携归长沙。十年,经校勘而刊行面世。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