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一部最早的赋话专著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科学时报 曹明纲 参加讨论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有一个颇为费解的现象。那就是从宋代以来,有关评论诗、词、四六文作品及记述创作背景、作家生平的诗话、词话、四六话著作层出不穷,唯独不见有赋话专著问世。虽然在宋代王铚的《四六话》中曾提到过“赋话”,但长期以来却只见其名未见其书。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陆续有几种赋话出现。过去学术界一般都以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行世的李调元《赋话》是目前为止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赋话专著。然而据多年来一直从事赋学文献资料搜集的专家、武汉大学教授何新文先生的探考寻访,发现清代另一位文人浦铣所辑录的《历代赋话》和所撰写的《复小斋赋话》,尽管付梓时间晚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而实际完成的时间却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因此堪称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部赋话专著。
    浦铣字光卿,号柳愚,室名复小斋,浙江嘉善人,主要生活在清代中叶乾隆时期。据光绪《嘉善县志》及两种赋话的序跋记载,他身为寒士,却力学工文,曾在廷试选拔中列高等。后游历天下,在乾隆省耕时献赋,又主讲粤西秀峰书院。晚年回故乡,途经金陵,袁枚见其所辑《历代赋话》,在序中称它“创赋话一书”,并预言书“必传无疑”。
    今见《历代赋话》共28卷,前有袁枚、孙士毅、杨宗岱和辑者4篇序言,分别介绍成书经过、评价辑录价值。其正集14卷,主要分朝代辑录先秦至明代正史中有关赋家和作赋的记载,史料价值甚高;续集14卷,则汇集正史之外其他子书或杂籍中的相关著录,其中包括可资谈助的奇闻逸事。它的突出特点是取材广博、搜罗宏富,几乎将正史及各类要籍中有关赋论的材料囊括殆尽;而且它的编排也十分合理,正、续集分工不同,却既自成条理,又相互补充;再就是辑录者在辑录有关资料的同时,还以按语的形式自加考辩和论说,并时有匡误究谬。
    与《历代赋话》汇辑史料不同,《复小斋赋话》是浦铣自己的读赋体会和赋学见解的结集。在上、下两卷共260多条漫话随笔中,作者或评论赋家赋作的创作特色,或赏析名篇佳句的神韵风采,或比较辞赋诗文的体制做法,内容十分丰富,多有独特的新见。作者论赋,反对食古不化,注重独创,强调作品要有真情实感,不为古今的时限所拘;同时,又受当时科举考试的影响,用较多的篇幅讨论赋的体制、构思、句法、字法、破题、押韵、描写等技巧,分析与诗相似的创作状况;此外,还偶有对具体赋作真伪的考辩。
    这次由何新文、路成文教授合作整理的《历代赋话校证》(附《复小斋赋话》),以湖北省图书馆所藏清代乾隆五十三年复小斋刻本为底本,校以该书征引的有关文献的原文,并适当参考《槜李遗书》中的《复小斋赋话》。据称,本书只是计划中编辑“历代赋话丛编”中的第一种,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日后将有更多种的赋话专著整理出版,以嘉惠学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