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琳先生曾花了很大的精力来绘制图案,敦煌壁画中的图案无限丰富,并且为当今的工艺美术设计提供了大量值得借鉴的资料,而最初,这些图案资料就是通过敦煌画家们的临摹品介绍到社会的。在普通人看来是单调乏味的图案中,欧阳琳老师倾注了极大的势情和心血,隋代第314窟的莲花童子藻井,色彩鲜丽而构思精密,初唐第334窟藻井明亮雅致,有疏有密,初唐第329窟的飞天莲花藻井把活泼飘逸的飞天组合在华丽的藻井中,显得灿烂无比。盛唐第217窟的藻井色彩对比强烈,变化丰富,结构细密,西夏第245窟的团龙藻井,色彩清丽,主题突出……这些丰富灿烂的藻井图案,画起来都是既耗时又费力,而且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一丝不苟,才能保证画面的完整性一致性。欧阳老师临摹的藻井是华美灿烂的,这些华美灿烂的作品后面,却是画家长年累月默默的工作与奉献。这些精美的临摹品也使我们感受到敦煌壁画之所以形成如此灿烂辉煌,不正是千百年来一大批无名的画家们前赴后继,在幽暗的洞窟中累日累月地秉烛作画,从而创造出来的奇迹吗? 史苇湘先生于2000年逝世,但他的敦煌壁画临摹品、他的学术论著已成为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敦煌艺术的重要参考。他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的学者风度也永远保存在莫高窟人们的心中。八十四岁的欧阳琳老师依然顽强地坚持作画,继续着敦煌壁画艺术的探索。《史苇湘、欧阳琳临摹敦煌壁画选集》精选了史苇湘、欧阳琳夫妇临绘敦煌壁画140幅。由于敦煌壁画规模宏大,许多大型经变画都是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所以画家参与的有不少大型临摹品,不便收入个人画集,因此,这本画集还不能说代表了画家的全部临摹成果,但这一百多幅作品中,体现了两位画家一生不懈的追求与努力,体现了敦煌研究院老一辈研究人员对敦煌石窟艺术的热爱与奉献精神,这正是莫高窟人的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