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古今英雄要喝酒,可以壮胆;但论古今文化,则不能没有茶,更不能不说茶。中国的茶文化是整个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笔重要财富,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凝聚的一脉绵长根系,是分布在地球每一个角落华夏子孙的同一种语言,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一首国际歌。中国人最善于把最神圣的东西和最世俗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主要是因为中国人认可的神圣都是从食人间烟火的民间走来的。神圣和自己的区别只是偶像和肉身的区别,天天朝拜的偶像只不过是自己的榜样而已。所以,中国人敬茶,是因为中国人每天要喝茶,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是生活的必需品。中国的茶文化其实是一种体现生活内容品质而非日本茶道那样注重外在表现形式的形而下的文化意识形态。佛经中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波若波罗密多心经》),把无有和有、无我和我视为同一物,就是对中国茶文化这一特征的最好注解。中国的茶文化是老百姓的大众文化,没有太多的规矩,百家争鸣,谁都可以参与、创造发挥,因此,谈中国茶文化也不必过于讲究,“笑谈”就是一种涵盖了猜想、演义、幽默、闲话等各种成分在内的谈古论今方式,也是拙作成书的初衷。有无达意,尚待读者评判。 我自1985年于华东师大研究生毕业后任新华社记者,身处杭州这块既是中国第一名茶——龙井茶的故乡,又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一直对中国茶业的发展十分关注。关注的结果是自己在若干年前下海直接投身于茶业,并给自己定位为终身职业。这方面的动力来自于我妻子陆慧萍女士孜孜不倦的鼓励和无私奉献式的支持,且事先就为我创造了很好的平台。在此向她表示深切的感谢。几年来,我和我的同事在茶文化方面,把唐宋元明清的茶制作方式、饮用方式开发出来呈现于今,又将茶文化延伸至整个茶产业。茶科研、生产、市场(中国国际绿茶拍卖交易中心)和国际贸易等相关项目均一一付诸实施。当今国际市场是一个博弈的沙场,中国茶,特别是中国绿茶,以资源、文化、科技和生意经论个顶个都是好汉,各占一座无名高地,整合起来所向披靡。但可惜是游击战的打法,人自为战,村自为战,所以好景不长。但中国人一旦警醒过来,像抗震救灾那样众志成城,就一定会强大起来,中国茶业就一定可以重操胜券。 借此机会也要感谢上海古籍出版社对我的青睐和支持,同时也感谢中国茶叶博物馆提供了部分图片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