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王元化与古籍整理出版——谨以此文纪念王元化先生逝世一周年(3)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文汇报 高克勤 参加讨论
    元化先生对古籍整理出版的关心和支持,还表现在他对从事古籍整理的学者的关心和支持方面。上海市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聘请了许多顾问,其中有周谷城、谭其骧、蔡尚思、杨宽、胡道静、方诗铭、徐中玉、王运熙等著名学者。元化先生除了每年岁末向他们表示问候外,还经常向他们赠送由上海市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支持出版的古籍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这里要特别提到元化先生对陈奇猷和叶笑雪两位的关心。陈奇猷先生1952年院系调整后不再担任教职,以著书审稿为业,曾受聘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特约编审,但没有正式的工作单位,在医疗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元化先生对陈先生十分关心,把陈先生两种旧著《韩非子校注》、《吕氏春秋校释》的修订本列入《中华要籍集释丛书》中予以出版。为了解决陈先生医疗方面的困难,元化先生还为他向上海文史馆推荐,后因陈先生的个人原因未果。叶笑雪先生也是一位中西贯通的饱学之士,在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对文学、哲学、佛学等都有深入的研究,早年撰有《谢灵运诗选》,向为学界称赞。他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遭噩运。元化先生对他相当了解,也很关心他的生活。上世纪80年代初,元化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工作时,曾推出《中国学术丛书》,其中有熊十力先生60年代赠他的《佛家名相通释》,此书的标点工作就是由叶笑雪先生承担。叶先生去世后,留下一部未完成的《谢灵运集校注》,元化先生推荐给我社,希望出版。因与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中华要籍集释丛书》等体例俱不合,我社未能出版,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另刊。
    三
    元化先生对古籍整理出版的关心和支持,还表现在他对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关心和支持方面。元化先生与上海古籍出版社有着深厚的感情。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古典文学出版社就是1956年在新文艺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的基础上成立的,而元化先生正是新文艺出版社的首任总编辑。元化先生长期以来对我社的工作予以指导和支持。他一生著述宏富,而其重要著作大多是在我社首次出版的,如《文心雕龙创作论》(后增订并更名为《文心雕龙讲疏》)、《清园论学集》、《思辨短简》(后增订并更名为《思辨录》)、《九十年代反思录》等。上海古籍出版社上世纪80年代末推出《海外汉学丛书》,就请元化先生出任主编。元化先生还出任了《冈村繁全集》的主编。冈村繁先生是日本九州大学教授,在《楚辞》、《文选》、《文心雕龙》和陶渊明、李白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他小元化先生三岁,对元化先生十分崇敬,与元化先生有很深的交情,主持了日文版《王元化文集》的翻译出版。《冈村繁全集》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种海外学者全集,在日本学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除了著作出版之外,元化先生还经常听取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工作汇报,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重大选题也经常向他请教。1992年4月28日,他谈对《中华大典》的看法:“此部丛书系将古籍纳入现在的学科分类。殊不知当时并无现代分工极细的分类法,无论在历史领域或教育领域内,现今之新学科或某些学科的细目尚未出现,怎能强令古人学术照样划分?我认为这种‘现代化’做法是大有问题的,并建议仍以古人的经史子集四大类划分为妥,顶多在书后附索引,在每一部内按现在学科分类做大体划分。可纳入现代学科者纳入,阙疑任其阙疑而不可比附。”1994年8月31日,元化先生认为对《续修四库全书》事,要“谨慎操作,认真论证”(以上俱见元化先生《九十年代日记》)。这些意见,充分反映出他对古籍整理出版的真知灼见。
    元化先生对古籍整理出版的关心和支持,是他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表现出他作为一个思想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这与他的大量相关论述是相为表里的。元化先生对古籍整理出版的贡献,是值得大书一笔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