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是从作者自己入梦开始,在梦境中漫游已经现代化的新上海,率先提出的是收回租界和取消殖民主义者在租界控制中国人、保护外国人的治外法权。上海人因不平等条约而遭受巨大损失,有爱国志士号召购买国债,工商界倡导实业救国,科学界人才辈出,开矿淘宝,发明工业机器,提高生产力,国人买国货,国强才能民富。同时装备武器,加强军事力量,巩固国防,且这一切只是为了防御,而决不向外侵略。梦中的上海街市繁华整洁,马路宽阔,交通发达,黄浦江上有长虹般的铁桥,水下有灯光通明的隧道,路上有腾空飞行的汽车。街上高楼鳞次栉比,商家店铺货真价实。梦境里还出现了如同今日一般情景的大学校园生活。医学专家苏汉民(使汉族人民苏醒)提出“医心药”和“催醒术”,心药医心病,使无良心者变成有良心,坏良心者变成好良心,疑心变成决心,怯心变成勇心,刻毒心变成仁厚心,嫉妒心变成好胜心。这是要求国民人心向善向上,进行道德教育的灵丹妙药。“催醒术”是专治沉睡不醒、转向奋勇前进的神灵技术。小说中又提出取缔使国民衰落消沉的“烟、赌、嫖”,力戒“怠、惰、骄”,鼓励人们强身励志,光大和创新我们的民族精神。主张男女平等,无贵无贱,不分阶级,和睦共处,还提出“欧洲人创业,是利己主义,只求个人谋利,所以要激起均贫富党来。我国人创业,是利群主义,福则同福,祸则同祸,差不多已是行着社会主义了”。作者还说道:“利群主义,利己主义,其实利群何尝不是利己。”一语道破集体主义的真理。小说为未来中国指出:要构建文明社会,走科学发展的建国道路。小说最后记述梦中人参加有全世界20多国召开的“弭兵会”和由世界各国共同主事的“万国裁判衙门”。“弭兵会”讨论消除武装,保障和平;“裁判衙门”是判断是非的国际会议。作者叹道:“消灭战争,伸张真理,是全世界人的公意。”这是世界人民的理想,也是实现世界大同的愿望! 《新中国》虽是小说,梦中所见所闻,不是梦想,也不是幻想;而是现实中经努力可望可及的国民理想,故称为“理想小说”。小说不但描写生动有趣,梦境如真如幻;而且更让人瞠目、惊奇、震撼的是:梦中的情景、人事和理想,竞都与上海的历史进程、市景变迁、时代风貌不谋而合。陆士谔在小说中预言:昔日的跑马厅将改为戏馆,今天的人民广场已在跑马厅的旧址上矗立起宏伟的大剧院。小说中预言的黄浦江大桥和隧道,今天我们已有七座大桥横跨黄浦江上,多条地铁穿越黄浦江并覆盖全上海。最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小说说到要在我国召开“弭兵会”和成立“万国裁判衙门”,百年后的今天(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近200个国家参加,展示世界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科学,互相促进,相互交流,彼此合作,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让世界更加美好!小说主人公设想我国举办各种国际会议、主事各类国际机构,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平台的梦想和预言,百年后都得以实现和应验,上海已然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大都市,东方国土上的一颗闪烁明珠,光彩夺目。 2010年4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