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点校本《宋会要辑稿》重点做了哪些校勘工作?(2)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古籍新书报 刘 琳 参加讨论
    一是看纪日是用数字还是用干支。中国古代的史书,绝大多数都是用干支纪日,宋代也不例外。即今所知纪录宋代史料的主要史书如《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太宗皇帝实录》、《东都事略》、《两朝编年纲目》、《宋史全文》等等无不如此。用数字纪日的则只有《靖康要录》、《南宋馆阁录》等寥寥数种。《宋会要》继承了《唐会要》的体例,也是用数字纪日,这一点从《宋会要辑稿》和《宋会要辑稿补编》可以清楚地看到。
    也许有人会举出反证说,《玉海》引《宋会要》也有用干支纪日的。的确如此。根据我们的统计,《玉海》共引用《宋会要》一百五十七处。其中用数字纪日者三十八处,用数字加干支纪日者十处,纯用干支纪日者十一处,无日份者九十八处。就是说,共有二十一处用干支纪日。但经查证,都有其原因。试以纯用干支的十一处来进行分析,除二处为今《辑稿》及《补编》所无、无从核对之外,其中四处,今《辑稿》中之同条只有月而无日,显然其干支为《玉海》所添。例如《玉海》卷八引《会要》:“景德二年八月丙戌,诏(刘)承珪所定权衡法附《编敕》而不颁下。”《辑稿》食货四一之三〇、食货六九之四皆有此条,并无“丙戌”二字。另外五处,今《辑稿》之同条乃是用数字纪日,显然是《玉海》引用时改数字为干支。例如《玉海》卷二八:“(天禧)五年二月戊戌,(天章)阁成。”注引《会要》:“二月毕功,癸酉上梁,临幸。”《辑稿》此条作“(二月)二十八日”,《玉海》改“二十八日”为“癸酉”。这就说明,《玉海》中引《会要》有用干支纪日者,乃是王应麟所添所改,并非《会要》原本如此。《玉海》引《唐会要》,也有类似例子。
    不可否认,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宋会要》确有参用干支纪日者,例如《辑稿》运历二“节候”门记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年之节候,孝、光二朝都仍以数字纪日,独宁宗朝则改以数字加干支。如云“绍熙五年八月二十三日甲寅,其日秋分”之类。瑞异二之一九记宁宗朝雷震之异,其纪日亦如是。盖太史所记如此,《宁宗会要》照录档案,李心传抄录《宁宗会要》,亦保留原文,未加统一。此属特例,并不能否定《宋会要》以数字纪日之体例。
    而这一特点就成了鉴别是不是《宋会要》文的一个最重要也最明显的标志,凡遇用干支纪日者,即可初步判断这些条文可疑,再根据其他方面进行分析,就可以确定此类条文是否《大典》抄自他书或增添干支。
    《辑稿》中凡以干支纪日之条文都应作如是观。我们使用这条标准去核对了《辑稿》中所有以干支纪日之条文,结果除极少数条文之外,都找到了其抄录的来源。
    二是看记事的体裁与风格。《宋会要》之一般记事系按时间顺序逐条叙事,大体太祖至英宗多只记至年、月而无日份,神宗以后则除了极少数条文,均记至日份。又,除各门之序文而外,一般不采用综合叙述与论说。掌握了这一体裁,就可以鉴别出许多非《会要》之文。例如舆服四之九“大中祥符二年”句至舆服四之一〇“淳熙二年”条一千五百余字夹杂于《宋会要》条文之中,其记事只记年份而无月日,这就与《会要》之体例完全不同,经查,实抄自《宋史》卷一五三《舆服志》五。《文献通考》之叙事也同于《宋史》,只记年、月,极少记日,《辑稿》中所抄《通考》,也可以此甄别。
    三是看所记之时代与地域。《永乐大典》所录《宋会要》,其记事起太祖建隆,止宁宗嘉定,《辑稿》中有所记之事在宋以前者,更有记理宗以下三朝事约四十条,甚至有记元朝人与事者,除因涉及宁宗而事在理宗朝的个别条文外,皆非《宋会要》之文。又有所记地域不在宋朝版图之内者,亦非《宋会要》之文。此类条文,绝大多数都能找到其所抄的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