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粤派批评”依然在路上

http://www.newdu.com 2018-07-13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李永杰 武勇 参加讨论

    今年年初,在北京召开的“粤派批评与当代中国文艺”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表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广东文艺得风气之先,为我国文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广东和粤籍的文艺评论家、文艺理论家思想活跃,著述颇丰,既注重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注重面向未来的开创,秉承学术良知,立足本土经验也放眼世界,形成了独特的品格和气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曾表示,“讲清楚一个地区文艺批评的历史传统、文化积累,有助于找准区域的优势和特色,高扬地方文艺批评特色的大旗,才能走向全国,进而走向世界”。那么,“粤派批评”的优势和特色又是什么?
    毫无疑问,“粤派批评”具有鲜明的特色。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剑晖表示,粤派批评家有自己的批评立场和批评观念,亦有自己的学术立足点和生长点。“他们既立足本土经验,面向时代和生活,感受文艺风潮的脉动,又高度重视审美文化中的文化积累和文化传承;既追求批评的理论性、学理性和体系建构,注重文学史的梳理阐释,又强调批评的实践性,注重感性与诗性的个性呈现。”他举例说,比如饶芃子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郭小东的中国知青研究、蒋述卓的城市诗学研究、宋剑华对经典的阐释重构等,都各有专攻且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陈剑晖认为,“粤派批评”的另一个特色是注重文学批评的日常化、本土经验和实践性。粤派批评家追求发现,而不追求深刻;追求圆通,而不追求新潮。这就是前瞻视野与务实批评结合,经济文化与文学批评合流,全球眼光与岭南乡土文化挖掘齐头并进,灵活敏锐与学问学理相得益彰,多元开放与独立的文化人格互为表里。“这既是广东本土批评家的批评践行,也是他们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是广东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的可贵品格。”
    “洋溢着自由、开放的精神是‘粤派批评’的重要特征。”深圳市文联研究员于爱成表示,广东为人口大省,几乎56个民族都有人在此生活。开放、自由对于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文化灿烂辉煌的保证。此外,他还表示,在对审美性的追求上,“粤派批评”就像小蛮腰,精灵秀雅,讲究文体、语感和诗性。
    在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谭运长看来,“粤派批评”之所以称为“粤派批评”,其标志性的思想与方法建立在岭南文化的历史资源之上。“岭南文化最为根本的精神,就是其民间性。”岭南文化历史上几个比较重要的繁荣期,从明中期陈献章、湛若水以“贵疑”“自得”为特色的“心学”,到晚清朱次琦、康有为、梁启超以“经世致用”为特色的“实学”;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音乐、岭南画派的成熟,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音乐、打工文学的繁荣。“这些无不与来自民间的创造性发明有关。”因此,谭运长认为,“粤派批评”应该扎根民间,从民间的文化创造中吸取营养,同时也要反哺民间,以最大的热情关注民间的文化创造,以此确立自身的特色。
    历史上,岭南地区在沟通世界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造就了视野宏阔、思维活跃、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历史优势,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优越的地理条件不足以支撑先进文化、知识、思想的垄断性生产。
    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龙扬志表示,当代粤派学者要接棒学术前人在文艺领域开启的理论之旅,并且赓续其关注时代、关心现实的批评理念,在学术原创性、主体性、实践性层面探讨广东学术场域的建构,确保批评话语能为本土文艺发出及时、嘹亮的声音,并且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起到引领时代文艺理论前沿的作用。在他看来,通过拓展思想容量和内涵,将其转换为激活文学批评和文化创兴的契机,是构建粤派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维度。
    受访学者普遍认为,“粤派批评”仍然“在路上”,“粤派批评”是进行时。不过,诚如“粤派批评”的首倡学者之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古远清所言,作为一直在默默无闻地耕耘着的“粤派批评”,谁也无法改变它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事实。今后他们将如何继承过去的优良传统,在岭南文化资源与中原视野之间保持张力,创造出新的辉煌,人们将拭目以待。
    记者 李永杰 武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