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科幻 > 评论 >

科普创作向何处去

http://www.newdu.com 2018-06-28 《科普创作》 汤寿根 参加讨论

    20世纪末21世纪初,前后20余年间,由于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冲击了传统的科普创作理论,引起了科普创作理念、内容和手段的更新。21世纪的特征是:数字化的世界、知识化的时代、学习化的社会。
    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文理兼容的、具有知识生产(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运用)能力的开放型人才。我们无法预料社会与技术的革新如何影响科普创作规律;但是,根据它们的来龙去脉,可以来分析一下:科普创作向何处去?
    一 文理结合、传播智慧
    21世纪,“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将成为强大的潮流”(周光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弘扬和传播,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将日益为人们所关注。随着各学科的边缘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正日益密切,文理不再分科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文中有理、理中有文将是未来学科的特点。
    完整的知识概念要融会“知”和“行”两个方面,凝聚为做人与做事的智慧和能力。新时代的科学普及不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智慧”,不但要告诉人们怎样“做事”,而且要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18世纪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如果“Knowledge”指的是“科学技术知识”的话,那至少是片面的。科学技术知识不能等于力量,必然要物化为生产力才能形成力量。
    而物化为生产力所需要的知识就不仅仅是科技知识,相对来说更重要的是运用、管理科学技术的知识,这就是“智慧”了。“智慧”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结晶,是学习、生产、运用、管理知识的能力。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新”是一个重要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不仅点赞了中国5年来的重大科技成果,也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文理结合”将是今后科普创作的特点。
    二 以人为本、受众为主
    知识经济社会是体现人自身价值与尊严的新时代。人不再是科学技术的奴隶,而是科学技术的主人。21世纪将是以人文科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来规范世界与驾驭科学技术发展的新世纪。
    科学技术理性发展的价值坐标是关注人自身命运与价值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人性真善美与民族性的体现;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思考的出发点,肯定人的自身价值和尊严,并以人文科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为依据,思考科学技术发展的合理性,排斥科学技术对人自身的异化,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根本处境。
    科学作为一个文化过程,具有这样的特点,即科学系统本身具有一种自我延续、自我繁衍的本能,而且科学繁衍的方向往往源于科学自身运行的惯性,其中包含某种指向不确定的盲目性,如不予以适当的引导和调控,往往呈现与人类的人文理念相背离甚至相冲突的趋势。比如:基因密码的破译导致基因武器的开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这都说明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方向越来越需要人文科学对它的规范与干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这要求我们的科普作家应本着人文精神去写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界,用文学艺术的心灵与笔触去释读科学,呼唤人类的良知和理性,关心人的切身利益,引起受众强烈的感情认同和参与。
    科普创作还要贯彻“受众为主体”的思想。作者不是让受众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启发和引导受众进行主动的学习。作者与受众的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互动与对话,是一种认知和感情世界之间的互动与对话。不同的读者对象都有不同的感情和经验世界。作者要善于调动和启发读者的感情世界、经验世界,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认同和虚拟的亲身领悟,从而与作者所阐述的知识产生联系与契合,进而将作者的知识融为自己的知识。
    三 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
    科普作品的内容是要通过相应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作者所要阐述和描绘的科技内容,必须通过媒体并按照内容的内在规律,用一定的结构和形式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因此,作品所适应的媒体、结构和体裁就成为构成科普作品形式的3个要素。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3个要素。新媒体时代提供了一个强大的、高速的、即时的传播平台,并联结了移动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几大网络,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前途未可限量。
    在科普作品形式三要素中,“媒体”并没有根本性的变革;“体裁”,凡是科普创作的所有体裁(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图说体)都适用于新媒体;然而,局限于手机视屏(即使用大屏幕手机和滚动阅读)以及人们使用手机的习惯,在科普作品的“结构”及内容方面要有所创新。科普作家沙锦飞将适应新媒体系统科普创作的基本特征,归结为“短小、直接、快捷、新鲜、趣味、实用”。
    据调研,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10亿,而且都有可能使用手机上网。科普创作界应为这样一个庞大的读者群体与市场做些什么呢?科普作家相关的协会和团体不妨迅速占领这个阵地的制高点,凝集科普创作者的智慧与力量,建设平台,形成产业,发展成为移动媒体运营商终端的内容提供商。
    笔者曾尝试创作了70集《人菌之恋》(人与细菌的关系与相互作用)。每集600多字,独立成集(便于手机屏幕“碎片阅读”),文图互补阐明一个知识点,力图与人文结合;各集连贯起来,就是一册“人菌关系”系统知识的科普图书。笔者将这种创作方法称为“碎片创作、系统整合,非线性创作技巧”,以适应当前人们快节奏生活、碎片阅读的需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