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深入生活,发现和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并梳理它们与人物命运关联的社会逻辑、历史逻辑、情感逻辑,才能找到洞见精神的切口,找到表现崇高形象的价值坐标和艺术支撑 现实题材历来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方阵,以先进人物为原型的现实题材创作,更是在舞台、荧屏、银幕上大放异彩。上世纪90年代,由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曾因情节、人物深入人心而令观众念念不忘,一些观众至今一见李雪健仍然会喊出“焦书记”。 先进人物是各时期各行业涌现出的佼佼者。他们的业务能力反映着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他们的道德品质体现着时代的精神风尚,他们的生命历程、心灵选择更犹如火把,烛照着每个普通人追寻梦想的道路。以先进人物为原型的文艺创作,无疑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正能量的重要文艺类型,意义重大。遗憾的是,此类创作中还存在一些创作误区,某些创作者在创作手法上过于概念化和简单化,让观众觉得作品还不如事迹介绍感人。明明是真人真事,怎么一演出来就假了呢? 一种创作误区是只把先进人物的原型故事一个个连缀起来,事件罗列完毕故事就结束了,创作者未能从社会历史纵深出发进行艺术提炼,作品自然就缺乏感染力和艺术性。原型故事为什么感人?因为它有足够的时间长度、丰厚的时代背景、细腻的生活细节。艺术作品必须经过合乎逻辑的艺术创造与提炼转化,才能打动人心。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连缀,没有生动细节,没有行为动机,没有思想情感上的“主心骨”,很难打动人。另一种创作误区是简单化地处理冲突甚至人为制造冲突,这会简化和扭曲“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的内涵。一些作品在塑造人物时,除主要人物较有血肉外,配角几乎都是面目模糊,形象扁平。一个极端例子则是把事业和家庭、奉献社会和个体幸福人为地对立起来,为突出人物的先进性,强行安排人物为顾及前者而舍弃后者。牺牲与奉献确实是人的崇高品质,但当创作为表现而表现,生硬拔高,会陷入一种机械模式,忽视乃至遮蔽人的情感与伦常,也就折损了人物的可信度。 除了创作方法上存在问题外,个别地方一窝蜂地搬演真人真事、好人好事,匆匆上马再快马加鞭,其创作水准很难提高。依赖题材并止于题材,这样的作品往往缺乏思想的洞见、历史的纵深和生活的肌理,当然无法感动观众。有一位戏剧编剧收到过一个创作邀约,让他把当地几位名人编到一部戏里,令人哭笑不得。这也反映出创作生态的一角,不少创作者对先进人物的认识还不足,还不具备创作热情和创作冲动,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表现角度,就匆忙“完成任务”。 从传播效果来说,以先进人物为原型的作品如何通过多样渠道,以生动形式走进观众尤其年轻人的视野,是创作者面临的课题。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等,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展现平凡中的不平凡,不仅丰富了先进、楷模的概念,也创新了人物表现手法,获得许多年轻人点赞。生活中充满丰富的细节,这不是创作者闭门造车就能编造出来的。只有深入下去,发现和挖掘其中的闪光点,梳理它们与人物命运关联的社会逻辑、历史逻辑、情感逻辑,才能找到洞见精神的切口,找到表现崇高形象的价值坐标和艺术支撑。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更多先进典型正在不断涌现,这给主旋律创作提出更高要求,鞭策文艺工作者在内容上开拓进取、在表现手法上突破出新。创作者要让自己身动、心动、情动,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创作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艺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