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解锁人类消费观的历史档案

http://www.newdu.com 2018-06-13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解锁人类消费观的历史档案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新事物就如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新词也是如此。“佛系青年”刚刚淡去,“隐形贫困人口”又火了。
    “隐形贫困人口”是指那些表面上光鲜靓丽生活优越,但实际上口袋空空,以“吃土”为常态的人群。
    这一人群的显现,引发网友们对消费观念的探讨。有人说,显性奢侈是爱慕虚荣的表现。但也有人认为,这只是融入城市的方式。一两件奢侈品——品味的必要彰显;每场不落的电影——社交的有效谈资;与小姐妹一同订健身餐——保证观念不落伍。
    一时间有关消费观的讨论,层出不穷。然而人们的消费观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样演变至今的?今日,我们一起来追根溯源,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它、了解它。
    消费一词的起源
    
    在中国,“消”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当中,是作为地名来使用的。后来逐渐用作动词,有消融、融解之意。到了汉朝“消费”一词开始合起来使用。东汉《潜夫论·浮移》中有关于“消费”的记载,“既不助长农工女,无有益于世,而坐食嘉谷,消费白日,毁败成功,以完为破,以牢为行,以大为小,以易为难,皆宜禁者也”。在此处,“消费”被解释为“消磨、浪费”之意,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唐宋以后,“消费”一词逐渐由带有贬义色彩的“消磨、浪费”演变为具有中性含义的“耗费、消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消费”的解释是“为了生存或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
    在西方,“消费”一词从14世纪开始出现在英语中,意思是“消耗、浪费”,与中国古代最初的理解类似。在西方语境中,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消费”一词都带有鲜明的贬义。《牛津英语词典》对消费的定义是:“用完,特别是吃完;喝完;占去;花费、浪费(时间)。”18世纪中期以后,“消费”一词的贬义开始消退,成为一个中性概念词语,表达人们把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使用掉,以满足生活需要的行为的意思。进入20世纪后,随着人类生产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展和延伸,人们对消费内涵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消费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引起众多学科的关注和研究。
    人类消费观的演变
    人类消费观演变至今,经历了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目前正处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阶段。每种文明都离不开消费,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以及消费特征。
    
    原始文明的消费观
    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的消费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原始人类通过采集和渔猎等简单的方式获得生活资料。山洞、植物、鸟儿、鱼类这些都是他们生活的必需。这时,原始人类的消费有两个特征:一个特征是共同消费。他们通过个人或集体所获得的食物并不归个人所有,而是供集体共同享有。这是由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和家庭血缘式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另一个特征是生态消费。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生产工具也非常简单,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有限,对自然的破坏力较小。因此,这时人类的消费行为并没有影响到自然界正常的物质循环。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在农业生产方式取代了渔猎生产方式之时,人类就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文明阶段。
    
    农业文明的消费观
    农业文明建立在农业与畜牧业生产之上,这与原始文明相比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从原来的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动植物不再简单的作为人类现成的食物,人类开始通过智慧和力量使他们繁衍生存,这也使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的人类消费仍处于一个非常低下的水平,以生存性消费为主,其特征主要有三个:第一个特征是自给自足。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人们的消费生活几乎可以自给自足。每个家庭几乎可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所有生活资料,包括吃、穿、用等物品。第二个特征是等级消费。在农业消费中,身份与地位是他们等级划分的标准。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存在着等级消费的现象。比如,在东方的封建社会,婚丧嫁娶的礼仪都有严格的等级标准,祭祀的用品也会因为等级的差别存在很大不同。第三个特征是适度消费。崇俭抑奢的消费观念始终占据着农业消费的主线。这种观念来源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文化提倡适度消费,孔子的消费思想就是当时典型的代表,不仅影响着当时的消费理念,而且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消费思想。尽管农业文明时期,适度消费的思想值得提倡,但它的等级消费思想以及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却束缚着人类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类又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
    
    工业文明的消费观
    随着人类迈进了工业文明时代,消费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与此同时,在工业社会中,人类第一次出现了物质供大于求的局面,人们传统的适度消费理念也因此烟消云散。为了能尽快把过剩的消费品消耗掉,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由此开始了奢侈浪费的超前消费观念。在这个时期,人类消费的真正目的已不再是人的真实需要,他们用“炫耀性消费”来显示身份与地位,消费主义价值观随之形成。这种消费观念产生的结果:加大了资源的消耗程度,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本家们为了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必然不会考虑这种后果,因此才造成了今天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重后果。在工业社会后期,随着对异化消费批判的深入,人类开始反思自身的行为,物质享受背后折射出的不是幸福与满足,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空虚与堕落,进而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20世纪60年代,随着生态问题日益突显,生态危机开始得到全球各国的共同关注。由此人类开始探索新的适合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的消费观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它是在生态问题日益突显,人类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随后,新的消费模式应运而生。“绿色消费”“生态消费”“可持续消费”等概念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虽然这些消费模式关注的重点各有不同,但核心思想都是一致的,它们都反对消费主义价值观。
    在这种消费理念的引导下,人类的消费行为就不能只顾及自身的利益,还应顾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权;不能剥夺同时代的其他人和后代人对丰富资源和优美环境的享有权;不能损害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能只追求人的物质需求,还应追求人的精神需求乃至全面发展。生态消费是迄今为止可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健康的消费模式。
    ◆ ◆ ◆ ◆
    延伸阅读
    异化的消费观念
    ◆ ◆ ◆ ◆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进入到所谓的消费社会。但是,这种社会所满足的并不是人们的真实需要,而是“虚假的”需要和被异化的需要。针对此问题,一些学者给出如下分析。
    
    艾瑞克·弗洛姆
    美籍德国犹太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指出,在消费社会中,购买本身成为很多人的乐趣,新奇的物品不断吸引着人们去消费。今天的消费者容易被那种买到更多、更好和更新的物品的可能性所迷惑,他们对消费如饥似渴。他们消费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为了“需要”,而是为了占有或是单纯享受购买带来的愉悦感。人们总是在购买物品的同时,不断地扔掉以前的物品,这可以解释为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同时这也是异化消费观的重要特征——漫无目的不停地购买,不停地抛弃。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威廉·莱斯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特征导致了人类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人们认为不同程度的消费可以弥补生产劳动中的挫败感。因此,人们更加疯狂地消费,把消费与幸福和满足等同起来,用消费数量作为衡量幸福的尺度。“这种仅仅根据消费活动来确定人的幸福的情况恰恰是当代异化的特征。”莱斯还认为,商品有许多复杂的含义,这些含义难以与人的真正需求联系在一起。比如,一个并不喜欢自己工作的人,往往为了购买更多数量和品种的消费商品而努力工作。但消费的品种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往往是受到各种广告或媒介的诱惑而消费的。因此,这种消费是被动的,不是为了满足而消费,而是为了消费而消费。
     
    (以上内容摘编自《生态马克思主义价值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任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