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的力量 文/刘芊汝 沉静是一种无声的力量。《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最令我震撼的,是青年时代的习近平身上所展现出的“沉静”。正是这种在任何时刻任何条件下的不急不躁,不慌不忙的心态,使习近平同志在七年的知青岁月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最终把这段经历变成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沉静使人直面困难。知青生活首先要过“四关”,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许多城市青年因为受不了陕北农村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劳动生活而相继离开。但习近平用他的沉稳和坚持,逐渐学习适应环境变化,最终战胜困难,真正融入了农村生活。如今我们已经很难体会那样艰苦的生活环境,但我们依然会面临种种困难与挑战。只有沉下心,平心静气地去接受去适应,才能在逆境中寻求突破,战胜困难。 沉静使人自我超越。当年与习近平同志住在同一间窑洞的知青,在以后的几年中或入伍,或招工,或招干,或上学,或通过其他途径陆陆续续离开,而他却依然留在农村。他说:“我本来就是个农民”。不管周围情况如何变化,他依然坚持读书和思考,之后的几年中,他白天劳动,晚上就在煤油灯下读书,一直读到深夜。保持一颗沉静的心,不仅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品质,丰富了知识,更使得习近平同志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进步。现在的我们,同样面临外界的种种诱惑与刺激,也常常被外界影响而变的心浮气躁。但只要有一颗沉静的心,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我们自能保持定力,岿然不动。 沉静使人实现价值。习近平同志被选为梁家河的村支书后,为村民办实事就成了他努力的目标与方向。他去四川绵阳考察学习建设沼气池的技术,在梁家河建起了第一口沼气池,从此村民照明用上了沼气;开办了铁业社和代销店,方便了村民日常生活;办机器磨坊,提高了村民的生产效率……我想,正是因为他肯真正扑下身子了解农村的生活,才能思考村民真正的诉求、发现村民面对的困难,从而带领村民改变梁家河的生产生活面貌。作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有时面对重复机械的工作,也常常会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越是在这种时刻,越要保持沉静,认真对待工作,只有沉下心,才能真正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现代社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更需要通过沉静的力量来武装自己。保持沉静,勇于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保持沉静,使人生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保持沉静,去真正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实现自我价值。 在沉静中发现自我,寻找自我,这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带给我最深刻的体会。 责编:崔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