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文坛需要更多“雷达”——从文学评论集《雷达观潮》谈起(3)

http://www.newdu.com 2018-05-18 人民日报 白烨 参加讨论

    批评精神与文化担当
    雷达的批评文章,在清新可读之中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现实性和浓郁的时代感。具体而言,雷达对今天文学批评卓具启迪意义的,是他自觉的问题意识、坚韧的理论内骨、强劲的批评精神。
    新时期以来,在内外合力推动之下,文学不断分化和泛化,关系复杂了,场域混杂了,观念夹杂了,于是旧矛盾未解决,新矛盾接踵而来。在理论批评领域,直面新的文学现实,尤其是直面现实文学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不说是凤毛麟角,也是少之又少。因此,雷达带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文学批评就显得非常突出。他对文学发展走势的审视、对文学审美趋向的辨析、对文学创作倾向的捕捉、对文学传播变化的观察,都带着突出的问题意识,深入问题找答案,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这方面,雷达是高度自觉的,他在《雷达观潮》“后记”中说,“决不炒冷饭、说套话,要使这些文章密切联系创作实际,提出一些真问题、新问题。”可以说,他做到了这些,而且做得十分出色。要真正做到这些,除去敏锐的艺术感觉,还需要与时俱进的思想锐气、回应时代的精神勇气。雷达不仅具备这一切,而且将其完美融合在一起。这使他的批评不仅不落伍、不老化,而且在自我更新中频频引领风骚,在搏击风雨中每每走在前列。
    我们的文学批评常常会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多元同构与众声喧哗中,呈现出某些疲软与失语状态,究其根由,是缺少基于文化自信的理论自立、美学自立,因而常常在复杂多元的现实面前失去清醒认知力和应有判断力。雷达在创作的异动与文学的新变中看出动向,抓住倾向,并做出理性辨析与美学分析,盖因他一直在努力更新自我,始终葆有突出的主体性,持有坚定的价值观。在人们困惑于文学应当表现什么时,他坚持认为:“只有表现人的文学才最具活力,表现物与欲的文学是没有力量的。”在创作的多样发展使一些人不再看重现实主义时,他明确指出:“六十年来,真正有生命力的、经得起时间淘洗的作品,大都是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具有勇气和胆识并且自觉维护文学审美品格的作品。”在文学批评面临共识破裂的严峻挑战时,他坚定地告诉人们:“批评者还是要从多元复杂的文化精神中建立具有人类共同价值的精神标准,从而对人类的精神走向具有指导意义。”从以上这些论述来看,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实际的密切结合,以此为坐标,实现坚守本土文化立场、总结中国文学经验的批评追求。因而,他的文学批评具有坚韧的理论内骨,也贯注透辟的思想引力。
    批评精神核心在于“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真率。雷达令人佩服的地方,是他阅读作品的认真、细切,分析作品的深入、独到。面对一部作品,雷达总能抓住要害,发现精妙,当然也能挠到痒处,戳到痛点。“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但大量文艺批评多限于具体的作家作品评论,又多以评功摆好为主。一些质量较差甚至低劣的作品,没有应有的批评抨击;一些明显媚俗或思想偏颇的倾向,也缺少应有的批评阻力。在诸种问题严重存在的境况之下,雷达富含批评精神的文字就显得格外珍贵。某种意义上,他的这种批评也使批评界弥补了某些缺失,维护了可贵的尊严。
    作为当代文学批评的领军者、“弄潮儿”,雷达是重要的也是独特的。他以别具声色、独树一帜的文学批评品评作家作品,探悉创作倾向,观察审美流变,把脉文学趋势,他坚持批评家的操守与品格,张扬批评家的洞见与发现。习近平同志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繁荣新时代文艺创作,亟待重振批评精神,当今中国文坛需要更多“雷达”。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