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文坛需要更多“雷达”——从文学评论集《雷达观潮》谈起

http://www.newdu.com 2018-05-18 人民日报 白烨 参加讨论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当代文坛需要以透辟的思想引力、坚韧的理论内骨、强劲的批评精神推动创作,繁荣新时代文艺
     
    批评家雷达于年初出版评论集《雷达观潮》,3月31日便突然去世。《雷达观潮》成为雷达留给当代文坛的一声绝响。
    新时期文学走过整整四十年风雨历程,在这波澜壮阔的文学演进中,雷达四十年如一日,及时而细密地扫描纷至沓来的新人新作,敏锐而清晰地探测此起彼伏的文学潮汐,是当代文坛名副其实的“雷达”。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具有标杆意义的中国批评家,他丰湛又厚重的评论成果本身就是新时期文学的一个缩影,是四十年当代文学批评的一个路标。
    阅读《雷达观潮》,徜徉在他所营造的批评世界,感触良多。这些批评文章为当下文坛探赜索隐、把脉问诊,显示了雷达近年文学批评“密切联系创作实际,提出一些真问题、新问题”的追求。这种理想和实践对当前强化文学批评、推动文学健康发展都极为可贵。
    问题意识与思想锋芒
    《雷达观潮》比较集中地收录雷达近年来察倾向、观思潮的批评文章,主要关注两类对象,一类是文坛新现象与新趋势,一类是创作中的某些偏颇与倾斜。这些文章对现状仰观俯察,审视中透射出强烈的问题意识,擘肌分理中表现出敏锐的思想锋芒。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板块分化,场域扩大,关系复杂,文学在出现新形态与新样态的同时面临严峻的挑战。甚至在某一个时期,连文学是否有必要存在都成为亟待解答的问题。雷达《为什么需要和需要什么》一文在梳理文学由外到内的种种变化时,归纳了“五个化”:杂多化、分化化、世俗化、日常化、个人化。他不否认这些现象的某些合理性,更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文学和作家的位置发生某种移动是很正常的,这并不意味着文学的使命和功能有什么根本的改变。”“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文学作为社会的良知和精神灯火存在。”他特别指出:“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在多元话语中体现主导话语,在杂多语境中体现主潮的力量。”对于文学存在的理由与意义他充满信心,对于文学应坚持的路向,他的论说也格外坚定和明晰。在犹疑和悲观气氛中,这样旗帜鲜明的真知灼见对文坛内外更好地认识文学价值,坚守文学初心,都是一种启迪与激励。
    阅读与批评,跟文学创作关系甚大。雷达提醒人们“要成为网络的主人,而不做各种链接的奴隶”,“保证足够的读书时间已变得十分重要”。他既肯定“读网和读书都很重要”,又强调“把读屏的便捷与读书的深度融合起来”。这些看法切合阅读电子化、快餐化、碎片化的实际,在暗含忧虑的理解之中,以辩证的解决之策着力引导人们在阅读中保持“自我”,在快捷中持守“深度”。《文学批评的“过剩”与“不足”》一文省思文学批评现状,由“话语的自我繁殖和理论过剩”“富于主体精神和独立见解,有个性风采和言语美感的评论却很少见”看到“过剩”与“不足”的巨大反差,他由此提出:“需要一个个质地坚硬的文本,更需要一个良好的语境,而批评家自当具备一种在公正立场‘说话’、直面作品的批评伦理。”这些看法客观中更带自省,批评中蕴藉建设,因而具有现实实践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