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尊崇实践之精神 高举变革之旗帜——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3)

http://www.newdu.com 2018-05-15 文艺报 陆贵山 参加讨论

    “艺术生产”和“美的规律”
    马克思把文艺创作、艺术生产和“美的规律”,都纳入社会实践的大系统中进行解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仿佛是一座蕴涵着各种美学思想的宝藏。当代中国学者从中发掘出多种不同的美学理念,如实践论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创造论美学、生命论美学、感性自由论美学、生态论美学等等;阐述出实践的各种不同的意义,如实践的存在论意义、实践的认识论意义、实践的价值论意义、实践的本体论意义等等。文艺创作、艺术生产和“美的规律”都应当到实践中发掘它们的本质、功能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实践视阈看,文艺创作和艺术生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大系列。文艺既是创作又是生产。创作的主要对应活动是欣赏,而生产的主要对应活动是消费。两者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马克思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文艺创作和艺术生产既要面对和遵循生产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又要面对和遵循创作的“美的规律”和艺术规律。
    马克思认为,正常境况下的生产应当是对人的肯定,对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展示,创作和生产都应当是人的生命体验和人的天性的自然流露。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评论弥尔顿的《失乐园》时说:“弥尔顿出于春蚕吐丝一样的必要而创作《失乐园》,那是他的天性的能动表现”。像“春蚕吐丝一样”的“天性的能动表现”正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当艺术作品成为“商品”,艺术创作不可能再像“春蚕吐丝一样”的“天性的能动表现”,而多半是要服从和适应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马克思还说:“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同一个歌女,如果她是由一个企业家雇佣,在企业家的指挥下卖唱,而以赚钱为目的的她便是一个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可见,文艺既具有遵循表现自己天性的特殊规律的一面,又具有服从生产资本的普遍规律的一面。文艺的性质、功能、作用和价值既可以通过欣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和审美愉悦,也可以推向市场通过消费,获得经济效益和资本增殖。这两个方面彼此纠结、交互作用,形成极其复杂的结构形态。作家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通过文艺创作追求作品的审美品位和艺术质量,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生产主体通过艺术生产追求产品的文化利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利于实现文明富裕和发达繁荣的现代化强国。为民族创造财富,积累资金,功不可没。按照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重视作品的审美属性和产品的商品属性的交互作用。对创作和生产,合法、合理、合情地谋取资本和财富是正当的和无可非议的。一个民族和国家,只有获取切实的利益,才能富强起来。利益原则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驱动,是不可低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反对纯审美主义、形式主义所拒斥的极端的非功利主义。他们认为人们的行为“一旦离开利益”,“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种利益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致顺利地征服了马拉的笔、恐怖党的断头台、拿破仑的剑,以及教会的十字架和波旁王朝的纯血统”。另一方面,马克思旗帜鲜明地反对唯利是图和拜金主义,规劝文艺家防止和克服对资本的痴迷和对金钱的崇拜。他提醒艺术生产者们不要醉心于无节制地攫取“黄金鸟”,奉行利益至上主义,导致“一切情欲和一切活动都必然湮没在贪财欲之中”。当艺术家被金钱所支配,变成雇佣劳动者,主体生产资本,产生产品和消费的关系。这里发生了文艺创作和艺术生产的二重化矛盾。创作为了欣赏,生产为了消费。两者之间的着重点和侧重点是很不相同的。文艺创作和艺术生产带有矛盾的双重性。一方面通过艺术创作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需要和审美愉悦,另一方面艺术生产面对金钱、资本和利益,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也一定会和普遍的一般生产一样,追求经济效益和文化利益,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这同样是必要的。但文艺创作和艺术生产也具有一致性,它们都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艺创作和艺术生产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应当把握矛盾的主导方面。文艺创作和艺术生产所追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艺术价值和交换价值、文化品位和市场利润、审美趣味和消费指数、审美规律和价值规律是可以和能够双赢的。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理所当然地应当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坚守文艺真实。马克思特别重视艺术的真实性,主张按照对象世界的客观属性和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进行艺术描写。他反对凭空揑造虚假的人物和情节。
    遵循“美的规律”。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马克思重要的思想是:第一,马克思运用人类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相融合的跨学科的宏观思维方式,论述了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提出一种与人的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紧密联系的宏大的审美观念。第二,“两个尺度”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主客体的统一,即客体的“种的尺度”既包括对象的外在的形象因素,也包括对象的内在的本质属性;作为主体的“固有的尺度”既包括主体的感官需要和“直接的肉体需要”,更包括主体的高级的生命需要,即高级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特别是人的高级的“精神需要”。第三,这种“固有的尺度”实质上指人所拥有的“本质力量”。人的生产是自身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即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和“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生产。这种生产能“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因为人首先是自由的存在。人的这种“自由”和动物不同,而是有意识的,是自觉的。“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创造活动,必然把人和对象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主客体因素,把对象的本质属性和人的本质力量统一起来,并创造性地运用到对象上去。理解美的规律,应当从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中综合考虑,美的规律即是能满足人的高级的精神需要,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人的真正的、全面的、自由的、自觉的生命创造活动。这是一种大美的概念。第四,这种创造活动的特质是“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种完整地、全面地、自由地、自觉地占有自身本质的人,实际上是审美化的人。第五,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生命活动,达到自由、自觉、自为的状态才是美的。马克思把对“美的规律”的探讨和人的生命活动、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这种宏观而又独特的研究既不同于抽象的、思辨的、空想的乌托邦式的研究,也有别于经验的、实证的、纯粹感性直观的研究,通过实践,使人的生命活动的感性元素和理性元素完美融合,使人的生命活动和美的活动有机统一。马克思这个具有统领性的思想,指导文艺创作和艺术生产“构造”美的活动,都必须遵循“美的规律”。
    注重“审美关系”。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由生命主客体和审美主客体的交互作用构成审美关系。马克思既唯物又辩证地解决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相互关系。片面强调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和一味地夸大作为审美客体的“对象的性质”都是不妥当的,而正是由于主体的性质和对象的性质的交互作用形成的审美关系的“规定性”决定作品或产品的性质。这是“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构成作品或产品的特殊性质:或表现为审美主客体的统一形态;或向审美客体倾斜,产生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推向极端,可能滑向机械反映论和庸俗社会学;或向审美主体倾斜,产生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义和泛表现主义,加以夸大,势必导致唯心主义和唯意志论。
    马克思特别强调审美主体性,描述了审美主体的丰富的开放性结构。他说,“人始终是主体”,但这种主体性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的主体性”或“笼罩在客体性上的主体性”。作品或产品,从客体方面说,是对“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从主体方面说,“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人可以在创造和生产的作品和产品中直观自身,“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文艺创作和艺术生产都是一种创迼性的生命活动和审美活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创造是一个很难从人民意识中排除的观念”,“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主体具有超强的审美感受能力。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和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五官感觉的形成是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由于长期实践的积淀,使感觉逐渐成为理论家。马克思对审美关系的科学的系统论述,为当代中国的文艺工作者理解和处理审美主客体关系,提供了可资效仿的典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