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阳明心学》读书笔记2000字

http://www.newdu.com 2018-05-1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阳明心学》读书笔记2000字范文:公元1508年,正是大明正德年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蛇鼠瘴气之地,于一天深夜,突然间仰天长啸,大喜过望,在那种残酷恶劣的环境下,以坚强的意志,旺盛地求学之心,悟出了闻名于后世的哲学思想——心学。
    他首先提出的观点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也就是说,那些成为圣人的道理,方法,我的心里已经有了,它本就一直在我心中,再也不需要去外界寻求了,我只需要发扬我自己的那颗心,不断的修正自己的心,让心光明起来,在顺着自己的本心,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事,不断的为善去恶,就足够了。
    王阳明一生经历坎坷,从小就熟读儒家经典,对于孔孟之道,朱程之学,早已烂熟于胸,经历几次大起大落,又深陷锦衣卫的诏狱,险些丧命,直到37岁在蛮荒之地龙场悟道,这段传奇经历,也令他感慨良多,所以他可以做到不假外求,格物致知。
    而我们普通人,如何才能做到呢?我觉得身在这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大脑,在不断的摸索中搞清楚对我们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想要追求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心中目标明确了,面对日常的琐事,我们就要不断的练就自己的那颗心。当然我们的目标一定要是合理的,是自己能够达到的,我们最应该确定的目标是:自己想要成长成什么样子,想要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而不是一定要赚多少钱,要买什么车,要住什么样的房子。钱,车,房子这些东西都和你的成长是相匹配的。当你的能力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东西自然而然就会跟着一起来到你的身边。
    
    这就是查理芒格说的那句话: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能够配不上它。
    当你的能力达不到的时候,你所追求的这些外在物质,就会被你刻意的贴上标签,它们会反过来影响你,会让你患得患失。当你的能力与你的财富,物质,不匹配时,你刻意追求的这些东西,也会逐渐的流逝,到那个时候,你是否会消沉,沮丧,甚至自暴自弃呢?
    所以以自身的成长为目标,以自己所能产生的价值为导向,这才是最合理的。确立了正确的目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除杂念,把那些负面的,消极的情绪从内心里转化掉,不断的坚固自己的心,让正能量,充满自身。
    随后王阳明又提出了全新的格物致知。为什么说是全新的呢?之前是什么样的呢?
    王阳明17岁的时候,在江西巧遇了理学大师——娄谅。他向娄谅求教如何成为圣人,娄谅告诉他:圣人之学,人人都可以习得,并且只要潜心钻研,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得圣贤之道唯格物致知。
    于是回到浙江余姚,他就开始潜心钻研格物致知,他和另一位小伙伴,坐在屋后的竹林里,就开始格物,想从竹子里悟出真理。南方的竹林里那是阴暗潮湿,他的那位小伙伴格了三天实在受不了了,挥了挥衣袖,遗憾的离开了。留下王阳明独自一个人,他对着竹子,一坐就是7天,内心的煎熬,读书笔记对理学的疑惑,始终交织在他的心头,最后受了风寒,伤了心肺,虚脱的晕倒了,修养了大半年才逐渐恢复。这一次格竹子,险些要了他的命,虽然后来康复了,可是却留下了终生的病根,他最后死于肺癌,就是这个时候伤了元气,一生被疾病折磨。
    格物致知,是大学里的重要概念,到南宋的时候,被朱熹,二程(程颢、程颐)给重新注解,他们的观点是,万事万物都自有其规律,外界早已有了答案,我们应该去外界寻找,不断的探求真理,淘金黄沙始到金。朱熹的那句名言: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王阳明通过格竹子之后,逐渐的领悟到,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万事万物若是都从外物去寻求真理,那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圣人,什么时候才能真真实现,北宋思想家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阳明重新对格物致知,做了新的注解,他认为,“格”就是“正”的意思,去除恶习,去除杂念,以“正”不“正”之心。“物”就是“事”,就是人的欲望,意念所到达的地方。人本应:心外无事,心外无物。人能为善去恶就是格物的功夫。“格物”而后“致知”,“知”,并不是知道,而是人的“良知”,“知”是我们心的本体,心里本就有“知”。每个人都会有私心杂念,所以要用“格物致知”这段功夫去“克己复理”,去“修正自我”,使得我们的良知没有被遮蔽,这样就能够到达致知的状态。
    格物致知,说简单一点,就是去除掉心中的杂念,恶习,回归到本来面目,挖掘出内心的良知。
    所以当王阳明面对绝境,就会有两个念头,一个是悲观,绝望,要死要活;一个是乐观,勇敢,积极面对;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所以它会告诉你,第一个念头是错的,第二个念头是正确的;你要把第一个念头矫正过来,保持第二个念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逆境中依旧能够不动心,勇敢的面对现实,乐观的活下去。
    王阳明告诉弟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圣人,只不过是我们的良知被外界事物给遮蔽了,要想达到明心见性,就需要去除杂念,格物致知,从心里,从我们的本体上去格物,一方面是从思想上去除闲思杂虑,去除恶习,另一方面需要在事上磨练。
    曾有学生向王阳明请教静坐的问题,说自己“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情便不同”。今天的我们也很容易遭遇这样的心境——事到临头,缺乏定力。对此,王阳明的回答是:“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有很多人,平时静坐,独处的时候,内心很平静,给他人分析事物真理的时候,头头是道,可是一旦真遇上什么事的时候,自己就很容易慌乱,只能是事后反省,觉察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只得捶胸顿足,责备自己。这就是在事上磨练还不够。
    王阳明常对弟子们说:此心不与事上磨,更与何处磨此心。内心里为善去恶,只是一种方法,更重要的还得通过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上去练就自己的那颗心。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学习心学,不管怎么修行,最终成就都超越不了阳明先生。作者:王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