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有深度——一位优秀记者的思考  《行进中的中国乡村——一位“三农”记者的视角》 赵泽琨 著 2018年2月 人民出版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作为在农口工作三十多年的“三农”记者赵泽琨,见证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变迁。《行进中的中国乡村——一位“三农”记者的视角》一书收录了他从事“三农”新闻报道和农村经济政策等方面的部分作品。这本书既是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历程的记录,同时也是对中国农村发展之路的理性思考。既有对问题的深度剖析,也有对我国“三农”事业及相关政策理论的解析。 实践是思想理论的源泉,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者三十多年来与中国农村改革一路同行,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构建起他独立的知识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一方面源于对与名家学者思想交流与碰撞的总结。多年的采访,使他将不同行业内的学者精神汇集起来,融汇贯通,凝结成为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在多年的一线采访实践中,无论职位如何变化,赵泽琨都不忘初心,坚持在工作之余以一位专业新闻工作者的视角,对所见所闻进行深刻的思考与总结。 书中收录了19篇理论文章,包括“三农”工作和媒体行业中的经验与方法。这些作品凝聚了作者的深度思考和见解,为新闻从业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理论参考。每篇文章主题明确,简明精练,言简意赅,富有理论及思想深度。尽管所涉及问题宏观而重大,但书中语言质朴、通俗易懂,很少使用专业术语表达。真实鲜活的事例,既反映出农民心声又揭露出内在问题,逐一剖析,深挖根源,娓娓道来,使读者对“三农”问题有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书中提到的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农业建设等问题,至今仍然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这也映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者以前瞻性的视角,大篇幅的深入阐述了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实现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和途径,为新时代下中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三农”问题方面作者针对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总结出三点启示:一是减少农民人口数量,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最需要的一种实质性的变化就是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解决好农业基础建设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关系“三农”事业全局的头等大事。一方面要保护好耕地和水资源。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三是解决好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全国农业科技力量大联合、大协作的新格局。作者的以上观点,是他长期致力于“三农”问题研究的思想精华,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在媒体行业方面,作者提出要正确处理好“三农”报道和新农村报道“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他强调农民在媒介素养上不断提高,已不满足于作为被动的客体,而是希望能够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因此要做到多体察农民的需求,改变报道思路,让农民变为主动,由纯粹的客体变为融主、客体于一身,将以往的媒体变为联结政府和百姓的“纽带”,培养农民对于涉农媒体的依赖感。也只有这样,农民在交流中才会激发自觉参与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也唯有这样媒体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朴实的言语中传递出的是对“三农”事业的热爱和对媒体行业的寄托。 《行进中的中国乡村——一位“三农”记者的视角》一书,是作者三十多年职业坚守的理论成果,真实深入的反映了当代中国乡村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具有珍贵的独特性、史料性和借鉴意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有力见证。今年是农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既要总结过去,更要对未来的路加以探索,这本佳作告诉了我们中国农村改革发展之路究竟该何去何从。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任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