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三十五年再回首 —— 我的记者生涯(二)

http://www.newdu.com 2018-05-08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三十五年再回首
    ——我的记者生涯(二)
    点击三十五年再回首—— 我的记者生涯(一)
    
    1993年3月,作者在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现场
    



    记者的坚守和突破
     
    经济记者与其他职业一样,要干出名堂并不容易。经济记者是经济社会的守望者,经济生活的引领者。在坚守职业的同时,一定要学会分析归纳纷繁的现象,找出规律性,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突破。从事经济报道,要注意通过经济现象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每天、每个人、每件事都是经济记者值得关注的。从衣食住行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产消费变化,从大妈早晨的菜篮子到街头打鞋师傅带的盒饭,都能透出收入支出和消费观甚至价值取向,也能看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是报道内容对各种材料认真提炼所要求的。
     
    经济报道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读者认为好看可读。20世纪90年代初,我去河南开封市采访夏粮生产,走村串户,看到农民满脸愁容,反映交了粮拿不到钱,没钱买肥种秋粮。这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为了事实准确,我又到南阳市,连夜步行几十里走到与南阳市接壤的湖北襄樊市调查,发现这里问题也不小,农民反映强烈,“白条”现象极大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反映这一重大问题,我改变了以往的表达方式,落笔在无奈的农民、期盼的土地和满把的“白条”带来的社会问题上,让新闻既有理有据,又鲜活生动。这样的连续报道产生了比较好的影响。
     
    第二年春季全国两会期间,“白条”问题已是会议上的焦点话题。当时朱镕基总理刚刚上任,他爱憎分明,敢于表态,记者都很敬重他,喜欢听他说。在参加湖南团讨论时,他听完湖南农民代表对打“白条”的意见后,以他一贯的率直和开朗,很有感情地说,绝不能让“白条”现象再次发生,今年收购资金实行专控,谁敢挪用,我要砍谁的头……没等总理把话讲完,全场掌声响起来,一农民代表激动地喊:“朱总理万岁。”朱总理连忙打断,认真又幽默地说:“不行啊,在湖南只能喊毛主席万岁。”现场气氛特别热烈,我和同事李永生等几个记者都在,真实记录下了这感人的场面,刊登在报纸的头条位置。报道实录了农民和总理的对话,描写讨论会热闹场景,现场感强,开创了《农民日报》直接报道领导人活动的先河,也是两会这样重大政治活动报道的一个新探索。之后,相关部门个别人认为这个报道尺度有些大,紧急打招呼,要求以后这类报道要经过审批。第二天早上,在两会代表驻地,我们送报纸给朱总理,他正在宾馆门外散步,接过报纸,他站着认真看完了报道说,你们发得对,不像境外的媒体,断章取义,曲解了我的意思。我说这话,意思是要不下这个决心,天大的事可以不干,农业的事要管,坚决不能打白条。后来,他在会议结束时的记者招待会上,就境外媒体的不实报道再次澄清了他的观点。
     
    有人说,报道财政口的新闻最难,因为专业和枯燥。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也有办法。新闻布局谋篇,重在选材、重在选取角度。经常写那些干巴巴的数字是不耐看,我也写了不少应景之作。我曾经连续多年骑自行车穿行于北京西城三里河一带,采访这里的国家部委。每次看到财政部灰色厚重的办公楼就在想,这楼里的人干什么,如何把财政新闻写得有看头。我有一篇稿是这样开头的:“在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旁,有一座灰色的小楼,这座小楼的人们,进进出出,忙忙碌碌,整天拨打着共和国的算盘。”文章发表后,受到了同行的热捧,也得到了财政部同志的好评。他们说,“财政部打算盘”,这个比喻新鲜,以前没人这样写过。
     
    经济领域行业很多,文献报道平平淡淡。对待扶贫工作也是如此。报道扶贫要么展示穷相,凄凄惨惨,要么过节式地给钱给物,喜气洋洋。看得多了我就思索,能不能把扶贫工作报道得更有力度更有深度。后来,我采写了《扶贫货款蒙难记》,从扶贫资金的被占用、被乱花或者移花接木或者寅吃卯粮等一系列现象提出问题,让大家关注扶贫重点在哪里、扶持谁、如何扶、如何用等,同时指出,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贫穷的冷漠和对扶贫对象的漠视。时任国务委员陈俊生同志看到后,批示印发全国让扶贫系统组织大对照大检查。
     
    20世纪90年代初江苏、安徽发生水灾,我与同事赵小华等在灾区一线采访报道15天。救灾是天大的事,我们白天采访晚上写稿。八月的江苏,要么大雨,要么酷热,灾区无人接待,驻地也没有空调。南方的夜闷热难耐,我们脱光上衣,我写稿,同事给我扇扇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完成了21篇系列报道。在苏北兴化市,洪水齐腰,我们与救灾的解放军战士一起形成人墙。兴化市地势低洼,我们前去采访一个为救人而栖牲的村干部,村庄被水包围了,没有船,我们划着木板进了村。我们为农民的生产损失呼吁,更为他们的生命财产损失而心痛。在苏南太湖采访时,我们遇到了来自北京的同行——《中国日报》一位摄影记者,他在拍摄太湖时不慎落水,好在人没事,上万元的拍摄家伙掉进汹涌的湖水之中,害得他嘟嘟囔囔了好一阵子。
     
    农村改革的进程,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冲破旧的体制束缚的历程,是产品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的历程,也是中国农民伟大创造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农民总是在潮头、在抗争、在推动改革,在争取权利和自由。那是1991年春节前,我经常联系的北京大钟寺农产品批发市场断货了,市场老板说是因为山东、河北等地设立的检查站太多,随意罚款使运菜户不敢上路。农民运菜由山东苍山县到北京需要20多个小时,一车菜除去成本赚七八百元,但是遇到各式各样的罚款,有时连本钱也收不回来。了解这个情况后,我和唐园结、傅之棣两人前往蔬菜产地山东苍山县调查。由我扮成运菜户,跟着农民菜车一路到北京实际调查。菜车是下午四点多由产地出发,第二天下午到北京。数九寒天,这次跟踪采访是批评报道,苍山县的领导都躲得远远的,唯独留下新闻宣传干事刘正生应对我们。刘干事有正义感,年龄比我小,人很聪明,也很支持。听了采访计划后,很是感动,只是希望别批评他们当地就好。他担心我跟车受不了寒冬天气,骑自行车带我到处找棉衣,最后还真找来了一件军大衣给我。几十年过去了,刘干事已经成为山东省沂南县政协主席,如今见面谈到这件军大衣的故事,他就气盛起来,一定要多喝几杯,毕竟我欠他这些年了。亏得他那件衣服,那天我开始坐在菜车上,与麻袋为伍,到了夜里,气温下降,越来越冷,运菜户让我挤进驾驶室。车到泰安,大概是半夜三点左右,大风吹歪了菜车,我们只好停车,下车重新装货,把菜车码平了。寒风如同刀子一样,真是冷到骨头里了。看到运菜户寒风里装车卸车,将心比心,更觉得他的不易,我们吃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运菜户不仅要接受冬季严寒的挑战,还要接受数十家检查站的罚款。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八百公里跟车记》系列报道发表后,这一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全文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转播。报社的上级领导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同志,表扬我们这篇报道抓住了问题关健,吩咐负责市场流通的段应碧等人,邀请我们到西黄城根南街9号院座谈,并建议我们一抓到底。中纪委纠风办、国务院办公厅、公安部也都十分重视。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同志到大钟寺农贸市场组织座谈,听取农民运菜户意见,全国撤起了清理“路卡路霸”的整顿行动。时任国务委员陈俊生同志专门写文表扬我们。这次报道是我获得的第一个中国新闻奖作品。
     
    
    1999年,作者与时任农民日报社社长张德修(右三)、副总编王太(右一)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右四)参加农民日报社主办的农产品促销会
    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经济记者更要重视平时生活积累,一叶知秋,由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我获得的第二个中国新闻奖作品是一次意外。为什么说意外?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那是一个盛夏季节,我和高文去陕西咸阳市采访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采访中发现,咸阳市对面的周至县,农民正在砍伐苹果树,看着大片砍倒的果树堆在土地上,真心疼。我当即请咸阳市的同志送我们到周至县调查,时值周末,县委办只有一位值班人员小王。他简单介绍了果农砍树的大概情况,我们来不及吃饭,马上到乡下调查。周至县地处渭河平原腹地,海拔低,昼夜温差不大,前几年县里号召群众种苹果,因为地理条件不适应苹果生长,因而质量不高,果形小、甜度不够,市场不买账,果农卖不上价。猕猴桃恰恰需要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种猕猴桃的群众发了家。于是,出现了这一砍树现象。我们当即写出报道,题目是《万亩苹果园缘何毁于刀斧》,并配发编者按,指出调整产业结构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更要尊重农民意愿和市场规律。这一调查刊出后,对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时任西安市委书记崔林涛同志为此专门批示,要求西安地区对照检查,并约见我们交流各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周至县县委主要领导没有把此当作批评报道,而是作为引领全县调整生产结构的话题展开讨论,解决了全县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推进了猕猴桃生产,而今周至县已成为全国有名的猕猴桃产地。一篇批评报道让多方满意,起到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我很骄傲。再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后有人问我:“你是如何拿大奖的?”我说,重在学会发现问题,善于引导解决问题。当然,发现是建立在积累和思考上的结果。新闻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发现新闻需要长期的积累,好新闻更重要的是要有独到的或者出人意料的策划。每年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是国家的大事,是抢新闻的机会,也是对记者们能力水平的考验。如何作出特色、作出影响是上会记者的共同愿望。20世纪90年代,我连续多年参加两会报道。那时,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尤其东部地区速度更快,受政策和地理环境、人才、资金和资源的影响,可谓一江春水向东流。对此,我经过调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报道选题,比如拓展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东部大发展,西部怎么办,农业千呼万唤基本法,股份制新突破等,这些话题,在当时应该说是第一次提出,报道出来后,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山西代表团,我和李永生采访有“活化石”之称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时,知道她很羡慕“天下第一村”(即江苏省江阴市华西镇华西村)的吴仁宝,很想见吴仁宝,也想了解华西村是如何成为“天下第一村”的。我们便联系江苏来的全国人大代表吴仁宝同志,向他说明申纪兰想当面学习的想法,他很愿意。于是,我们开车拉着申纪兰,由北京京西宾馆山西团驻地到万寿路中组部招待所江苏团驻地,促成了他们相见。两位代表,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不缺席的老代表,一个是改革开放后带领农民勤劳致富的新典型,两个农民代表都是中国农村的人物,当两双粗糙的大手握在一起时,他们都很激动。此时,他们的会面成就了一个有意义的新闻。我们的标题是“申纪兰‘拜师’吴仁宝”。
     
    新闻是传播,更是服务,策划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某年秋,正是收获季节,我们去河南杞县采访,采访当时的县长焦跃进,他是焦裕禄的儿子,他陪同我们下乡看到该县几十万亩大蒜大堆大堆放在地头,产品滞销,大家都十分焦急。焦县长迫切希望通过我们呼吁解决大蒜难卖问题。与他深聊后,我有了想法。回京后,我们策划了全国绿色农产品走进北京王府井绿屋百货展销推介活动,邀请各地优质农产品进京展销(当然,我们也邀请了焦跃进同志)。焦跃进特别高兴,他身披杞县县长红绶带,在王府井绿屋百货站台推介杞县大蒜。产品销售很好。这一事件本身具有很强的新闻属性,吸引了众多关注,在北京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撤起了一轮新闻大战。《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北京各家媒体纷纷参与报道。记得有家媒体刊出评论标题是“从焦裕禄治沙到焦跃进卖蒜”,评论说在计划经济时,焦裕禄书记带领全县百姓治沙脱贫,现在到了市场经济时代,他的儿子焦县长带着全县百姓卖蒜致富,这是时代的重大命题。记录时代变迁,推动社会前行,媒体在行动。焦跃进出了名,杞县大蒜出了名,焦跃进因此多了一个外号叫“卖蒜县长”。
    
    2017年4月,作者在农影中心与中心其他领导、电影部等
    同仁接待哈萨克斯坦国家广播电视公司总裁(右九)一行
    利用电视媒体做好宣传报道,策划就更显重要了。比如《聚焦三农》是一档新闻和新闻专题时评栏目,可以说因为这个栏目,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才成为新闻单位。我到农影中心后,确定整个中心强化服务“三农”定位,提出“创富路上,温暖同行”的频道宗旨,通过重点打造几个栏目提升权威性、影响力、公信力。对于《聚焦三农》栏目,确定了抓“三农”热点、难点和重点,发现和反映每天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三农”大事,做农业节目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为此,我提出几项措施:一是针对热点问题策划系列报道,比如农民工讨薪系列节目、关注农村“三留守”系列节目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系列节目等。二是针对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策划全年“拳头”节目,比如大型纪录片《社援》《中国人的饭碗》《中国新农民》等。三是盘点年度影响“三农”进程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组织策划了全国“三农”新闻人物推荐活动、年度发生的十大“三农”事件推介活动,推出了袁隆平、吴仁宝、李登海、莫言、沈浩、刘震云、李保国、潘长江等人物。目前已连续承办了十多届,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如此,围绕农业节目群,带动了十多个对农电视活动。四是确定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定位,大众化传播,从而实现品牌化。我引以为豪的是《社援》《中国人的饭碗》《麦收故事会》《黄河流过的村庄》《中国新农民》等几个纪录片系列,与栏目相配合的电视活动如全国农民春晚、“三农”致富榜样、农产品嘉年华、乡土盛典等,这些作品有的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中央电视台一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大奖,还成为农影中心的品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被誉为“七套现象”和“最真诚的频道”。去年以来,收视覆盖和观众可到达人群全台第一,节目整合后已在亚洲和非洲落地播出。实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突破。当然,大家知道,电视节目更多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大家的共同心血和劳动,我做得更多的是组织、策划和决策,我为农业节目的勇于开拓、善于创新、不断进取的团队精神骄傲。前不久,网上在传台湾老兵因为看大陆军事节目,无意看到同频道的农业节目受启发,退休之后到大陆养猪养鱼的创业故事,不少网友评价我们是当前泥沙俱下的电视市场里的一股清流,还发挥了统战的作用。我把这作为鞭策我们增强节目服务功能的动力。
     
    



    记者的尊严和良知
    
    1993年,作者在河北省三河市采访作家浩然(右)
    记者职业,必须有职业追求、职业坚守、职业情操、职业尊严。一个优秀的记者需要具备这些素质。记者是时代历史的记录者,是国家大政方针的传播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职业追求就是要追求真、善、美,有行动、有措施、有方法。职业坚守就是坚守理想不动摇、不游离。职业情操就是光明磊落、襟怀坦白。职业尊严就是不妥协、不屈就,不被社会上的五光十色所诱惑。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个有思考、敢担当、让人尊重的记者。
     
    不畏权贵,不惧困难,独立思考,追求真相,是记者的良知,也是记者的尊严所在。记者处在报道一线,很不容易,尤其是从事批评报道的记者,经常遇到推三阻四的,软硬兼施的,甚至涉及诬陷、被打。有一次去河北廊坊市的一个县采访,调查土地被非法侵占问题。我们进村访户,又到田里实际调查,乱占土地的事实已很清楚。晚饭后离开的时候,县里陪同人接了个电话,突然不让我们走,把我们几个逼到招待所大院内住下,关门上锁。好在一位同事带着刚刚兴起的大哥大,及时与廊坊市里领导沟通,几小时后,县里领导披着大衣来了,嘴里直叨叨,误会,误会。当然,比起有的同行从事批评报道被打伤住院、被有意撞车,我们这点委屈算不了什么,但看到了舆论监督的不易。对于被曝光对象来说,灭火的方式很多,有硬手段,也有软手段,或者软中带硬。一次去某地调查电管系统多收乡镇企业费用问题,被采访者很不配合,仗着该行业在当地一家独大,他又是当地电力一把手,百般刁难。面对这样的人,我用事实说话,据理相争,面对面针锋相对,一一反驳,毫不退让。之后刊发了读者来信和记者调查,还组织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纠风办等专家参与报道讨论。后来,那个当事人对别人说,那个姓赵的是最难缠的记者。
     
    记者做长了,也面临着方方面面的诱惑。那次去贵州六盘水市采访,受当地邀请,首都一些媒体也有记者去了。临走时当地领导怕招呼不周,悄悄塞给每人一个小红包,大概几百元。当着那么多人直接退,等于驳了当地同志的面子又伤了一起去的其他人的感情。回到北京,我写了封信,告知当地组织者,不能收,谢谢他们的好意。此封信的大意是:我们有原则有纪律,记者的职业不允许。再说当地经济条件差,贫困人口多。采访中我看到,不少农户人畜共住,低矮的草房露风露雨,草房内楼板分隔成两层,人在上猪在下,人均年收入不到千元,一些孩子上不起学。我请他们将此款捐给当时采访见到的失学三姊妹,供她们上学,以后她们的学费也由我负责。这件小事,该地时任书记、市长知道了,他们后来到北京,执意邀请我去挂职。
     
    一次,我到山东龙口市采访农民金融合作社,带着他们的问题,回京后又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权威意见。稿件刊发后,问题得到了解决。他们很感动,召开了股东会,决定奖励我一万元,我不收。理事长说,赵记者你别怕,我们研究过了,这是奖励,不是别的。后来我建议他们拿此钱给农民订报纸。这件事我没有给单位人说,是报社其他同志之后到此采访听到了,才传回报社的。
     
    走出大学门,报到9号院,由“三农”纸媒到“三农”研究,再到农业电视节目,在科教部、群工部、事业发展部、经济新闻部做记者,到副主任、主任再到副总编、副书记,再到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到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编辑、主任、书记,没离开过“三农”行业。每一次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矛盾,新的转型和课题,新的天地和收获,每一次都遇到不同的人和事,每一次总结起来相当于多读了几年书。唯独不变的是记者的初心、良知、追求;不变的是乡土情怀。在感慨的同时,我也深感幸运,我配合过的主要领导一个个都很优秀,他们是我的榜样,他们给我了不少关心和支持,也给我力量和自信,同时让我对他们充满了尊重和爱戴。比如报社老领导刘振伟现任全国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报社一起搭班子的老社长张德修后履职《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曾经的副社长范照兵任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一起做过课题研究的梁田庚现任河北省委组织部部长,一起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共事的柯炳生是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他们都成为部级领导。我呢,收获了一系列的荣誉和获奖证书,可以装满几箱子。
     
    
    1987年秋,作者与北京新闻单位同行到河南省
    灵宝县采访,参观三门峡大坝时合影
    我坚信劳动是美丽的,“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本书收录的作品主要是在报社、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时期的部分作品,代表了我不同时期的成长和收获。三十多年酸甜苦辣,三十多个春华秋实,花落多少,甘苦自知。书中的作品均为发表时的原文,未做修改,无论深度和精度如何,都是当时真实的记录和所思所想,从一个侧面可以折射出这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以及这个时代变迁的足迹和历程。有不少作品是我与同事一起完成的,或者是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的,除上段提到的几位领导外,还有张广顺、洪卓民、张志清、王太、傅之棣、唐园结、傅雪柳、李永生、季林、刘震云、范学忠、哀旭、傅培玲、程云、王磊、余向东、徐恒杰、孙乃会、何定明、杨志民、钟欣、赵小华、雷刘功、宁启文、王一民、申宝珍、李杰、王欣、林菲、毛小瑞、周建豪、高文等人,他们对我帮助很大。还有不少合作者,恕不一一点名,但一并感谢。
     
    出版这本书,一是对各个时期归纳小结,二是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参考和启迪。感谢我夫人李西玲,她承担了整个编排、整理、校对工作。这些事,都是我当初做过的,很是苦累,但很重要,实际上,她一直是第一读者和评论者。感谢我女儿赵黎音,她一直是我的快乐和骄傲,而读了她写的小记,让我欣慰和感动,我知道可以衣钵相传了。
     
    感谢中央电视台原台长、中国视协主席胡占凡,感谢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感谢著名作家也曾是我多年同事的刘震云为本书写的推荐语。感谢另一位朋友柯炳生对本书的精彩序言和推荐。在新闻圈之外的朋友中,他是我敬重的领导、师兄之一,他的学识和为人及他的专业精神和谦虚态度有口皆碑。他在辞别校长职务时朗诵的那首《你的青春,我的白发》,感动和激励着无数学子,传为佳话。感谢朋友王秋和、张文祥百忙之中为我写的诗。王秋和勤奋好学,为人老成,著作颇丰,善于发现生活之美,是我新闻道路上可以讨论各种问题的甚至争议的朋友。张文祥为人坦诚,古道热肠,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情办。她心思细腻,诗词书画皆佳,大家称好大姐。最后,感谢为出版此书付出辛勤劳动的其他同事、朋友以及出版社的同志。
    以上内容摘自《行进中的中国乡村》。
    责编:豆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