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独立学科地位的语言学,应该是全面的语言学,也是有温度的语言学。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我们一般可以把它称为“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中国现代语言学受“西学”的影响很大,有浓厚的对“科学”的追求,重视技术、方法,偏好理论化、公式化。这样一来,一些语言学者将语言看作是无生命的制品,以审慎理智的态度把语言解剖成一个失去血肉的骨架,用种种规则模拟出看似美丽而精密的结构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语言的可感度,使语言学变得冰冷、没有呼吸,学科的人文属性淡漠。 诚然,诸如语音学、实验语音学、计算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分支,它们的自然科学属性更强一些。但是,语言学兼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三种属性,过分夸大其中一种属性而忽略其他属性的做法并不可取。语言学具有“人文学科”的属性,这决定了它和“文学”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语言学可以独立于文学而成为一级学科,但不可能完全不涉及文学。 随着学科的发展,当代语言学已经逐渐摆脱了单纯的“工具观”偏见,认识到语言兼具“达意”和“表情”的双重功能。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以人为中心的特殊本体,凡是与人没有关系或者人没有关涉的外部世界不会反映在语言之中,人是语言的核心。所以,笔者提倡把语言研究的注意力转向语言中“人的因素”,充分重视对语言的主观性要素的观察、挖掘、提炼和分析。 从语言的使用者来看,语言本来就具有人文性,动态而开放,语言包含着使用者的文化、习俗、情趣,所以,语言学也应包含着“人”的思维、精神、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理性是人类情感的一种,字词、语义、语法规则体现了人们的语言理性。 从语言的研究者来看,不同的研究者因其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经验阅历以及心理因素不同,使得他们对语言及其相关理论的认识和把握也不相同。不同的研究者因其对研究方法、技术的价值判断和心理期待不同,使得他们对语言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选择,从而形成不同的研究风格和语言心理现实(即语言直觉)。语言研究者还可能会存在某些研究上的偏见,认识到了这一点恰恰能够体现出更全面的理性态度。 正如语言学者李宇明所指出的,“语言学不是一门纯然客观、完全理性的学科,我们固然需要重视方法和技术,但绝不能忽视语言研究者及使用者的心理、体验、感知、情感、认识等主观性的要素,语言学研究是有温度的。”如果我们能在语言研究中以一种宽容而温和的情怀容纳不同的研究领域,开拓学科视野,探讨主观性要素对语言世界的深层影响,为语言走向人类生活实践语境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和可能,那么,语言学家就能最大限度地分析语言的价值和生命力,让人们领略到语言是多么妙不可言、引人入胜。 原文刊于《光明日报》(2018年04月08日12版),已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