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歇后语的结构与功能再探

http://www.newdu.com 2018-03-16 《当代修辞学》 束定芳 参加讨论

    【摘要】歇后语是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但又普遍存在的表达形式。以前的歇后语研究主要关注歇后语的分类、来源等问题,对歇后语的形成机制、使用特点和认知功能鲜有论述。本文采用语料库统计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歇后语的歇后情况、使用意图和使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隐喻和转喻理论解释了歇后语的形成机制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解释。本文发现:(a)歇后语有熟悉程度之分,有熟语化歇后语和临时歇后语之分。越不熟悉的(或临时的)歇后语越不能省掉后面部分。歇后语最重要的部分其实是后半部分,除非已经高度熟语化,其真实含义往往不能通过推理得到理解;(b)歇后语中的“歇后”部分往往是所使用的转喻和隐喻的依据,或称喻底,而非有些学者所认为的目标域;(c)5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歇后语用得多与“幽默”和“聪明”等品质联系在一起;歇后语的使用与一般的隐喻和转喻不同,其认知功能已经弱化,主要是其社会功能。
    【作者】束定芳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期刊】《当代修辞学》 2017年第2期
    【关 键 词】歇后语 隐喻 转喻 认知功能
     
    传统的歇后语研究集中在歇后语的构成、歇后语的来源、歇后语的文化内涵、歇后语的功能等方面。这些研究为我们认识歇后语的语言结构特征和文化特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有学者开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甚至应用心理实验的方法对歇后语的构成和习语性进行研究,以期深入地了解歇后语的认知特点和理解加工的心理机制。
    Lai H(2009)以客家话中885个歇后语为语料,把歇后语分为四个类别:同音事物歇后语、同音情景歇后语、概念事物歇后语、概念情景歇后语。前两者涉及转喻机制,后两者涉及隐喻机制。
    张辉(2003)应用ERP技术对歇后语的理解过程进行了实验。他们选择了40个“高度熟悉”和40个“高度不熟悉”的汉语歇后语作为语言刺激,测试被试的反应情况。ERP实验显示,“高度不熟悉”的歇后语比“高度熟悉”的歇后语所形成的N170负面曲线更深。作者解释,由于高度熟悉的歇后语已是语言知识的一部分,所以不需要推理过程。而高度不熟悉的歇后语,后半部分需要通过推理得出,因此需要消耗更多的心理资源。
    本文通过语料分析和相关问卷调查,就歇后语的整体性、分类、形成机制和使用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推进对隐喻和转喻的理解,特别是涉及隐喻和转喻机制的歇后语的理解的研究。我们认为,歇后语作为熟语,是长期语言使用的结果。歇后语本身虽然涉及到一个推理过程,但本身不涉及隐喻或转喻推理过程。一般情况下,歇后语是在一个更大的语境中使用的。它只有用来说明其他事物时,才能被认为是隐喻或者转喻。换句话说,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喻体或“源域”,其“话题”或“目标域”在上下文中,而歇后部分实际上是喻底。
    一、歇后语的分类及其特点
    歇后语是汉语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特殊,是因为它既属于熟语,有相当程度的约定俗成性,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灵活性表现在有些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都可以有所变化,如“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也可以说成“大水冲了龙王庙——不认一家人”;开放性表现在人们可以随时不断创造新的歇后语,如“中央发文件涨工资——中央空调”。某歇后语网站(http://xhy.5156edu.com/)收录了24132条歇后语。其中绝大部分是并不常见的歇后语。
    歇后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例如,某网站的“歇后语大全”这样对歇后语进行了分类:小学生歇后语、幽默搞笑歇后语、成语歇后语、四大名著歇后语、历史人物歇后语、粤语歇后语、气象歇后语、四季歇后语、比喻和喻事歇后语、谐音歇后语、西游记歇后语、十二生肖歇后语、骂人歇后语、三国演义歇后语、历史故事歇后语、情绪歇后语、数字歇后语、节日歇后语等①。
    这样的分类可能主要是方便读者查阅,但分类的标准显然很不一致:有的是从功能(骂人、幽默搞笑等),有的是从使用对象(小学生),有的是从歇后语的来源(四大名著、数字等),有的是从歇后语的目标对象(节日等),有的是从构成的机制(比喻、谐音等等角度进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