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家论 >

岳雯评戴来:让世界在“我”之外生长

http://www.newdu.com 2018-03-16 文学报 岳雯 参加讨论


    有两类作家,一类是作品大于作家本人,一类是作家本人大于作品的。显然,戴来属于后一类。戴来将自己个性、气质、做派,甚至是世界观、价值观中的一部分赋予了她的小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是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的戴来制造。正因为如此,戴来的批评者无不勤勤恳恳地在她的小说中寻找戴来的痕迹,比如失败者,比如“意思”,比如性别意识。或许都是对的,但是,戴来并不等于这一切的叠加。显然,戴来比人们所认识到的要更丰富、更复杂,坦率地说,她也比她的小说人物更有魅力。这也是戴来一直以来产量不算高但人们始终对她保有期待的原因。
    还有两类作家,一类作家是“见众生”,一类作家是“见自己”。戴来还是后者。她似乎并不企望世界如大海一般浩瀚,她的世界充其量不过是家门前的一泊湖水。她来来回回写的就是那么一类人(不,我不是指她在好几个小说里都用安天这个名字),而是说,她的小说人物,无论是年轻的、年老的(她现在越来越喜欢写老年人啦,当然,都是男的)都分享着差不太多的遭遇,有着差不太多的情绪,对人生有差不太多的看法。与其说,她创造了这一类人物,不如说,这一类人物根本就是她开始文学创作的出发点,是动力,也是归宿。我疑心,假如有一天,她对这一类人物丧失了兴趣,她恐怕也不会再写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一类人物究竟是谁呢?为何戴来对他们充满了如此盎然的兴趣。人们都注意到了,这类人物从性别上说是男性,于是言之凿凿地将“他”断定为“他者”。关于这一点,评论家李敬泽对此有一个太过著名的解释——“戴来是个具有古典艺术精神的小说家,她的小说中没有‘我’,对她来说,取消‘我’是写作的首要程序,因为‘我’”是世界的杂质,这个词本身就是人类的绝对软弱的表征。作为小说家,戴来希望让世界在‘我’之外生长、呈现,为此她遮蔽自己的痕迹,她甚至遮蔽性别,让每一篇小说始于男人终于男人,坚强的、软弱的男人,他们对女人的追寻和我们对小说背后的小说家的追寻一样徒劳无功。”戴来本人大概是认同这一解释的,在回答为什么选择中年男人作为小说主人公的时候,她说:“男性的生活、男性的视角,对我多少有点挑战性,给我留的想象空间也更多 一些,写起来觉得更愉悦,你会觉得你在创造这个人物,完全不是你生活当中的,甚至不是你经验当中的。”证据链似乎严密、完整。然而,果真是这样的吗?
    如果,你同意小说是日常生活的变形(事实上,这也是小说的迷人之处),那么,当我说,戴来小说里那些时而垂头丧气时而对生活充满了孩子般的无所事事的男人,其实都是戴来本人的投影,你或许不会太吃惊。这个男人,或者说戴来的精神肖像有这样几个侧面:他/她认为性是人无法摆脱的牢笼,无论你是在少年、青年还是老年,性就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你,左右着你的情绪,就像《前线,前线》里,无论是儿子,还是石松,还是老石都或多或少被性困惑着。儿子是虚写,石松是背景,真正的主角是老石。是的,戴来对老年人的性有格外探究的兴趣,我仿佛能看见她瞪大了眼睛说,怎么着,你们想不到吧,性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其实也好奇,也苦恼。好吧,我认为某种程度上戴来其实暴露了她的心理年龄。他/她对于家庭关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想象——两个人都是貌合神离地凑合过着,不是准备出轨,就是在已经出轨的路上。
    《亮了一下》里面的洛杨还在为小美和小美的男朋友而心烦意乱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妻子尚云也有了情人。“一切都是熟悉的,他日复一日地生活在其中,平淡、死板、程序化的节奏让他感到厌倦。”这几乎是戴来所有小说主人公的心声,自然也不妨可以看作是戴来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认识。这更像是一个涉世未深,并没有太多复杂社会经验的人的想象。这种厌倦感在短篇小说里尚能让人称服,产生认同感,但到了长篇小说中,单一的情绪很难主导更大容量更长篇幅的小说。这也是为什么戴来的短篇小说评价一般高于长篇小说的原因。既然感到厌倦,逃离则成了一种选择。戴来小说的主人公或多或少都在逃离,这也是戴来小说的主题。《向黄昏》中的老童在小赵身上实现了逃离,《要么进来,要么出去》里的安天呢,只能选择在大街上从中午走到下午,在住所的楼前花坛边枯坐以实现逃离。那么对于戴来呢,写作本身就是她逃离的方式。按照她的说法:“我是那么地喜欢发呆(有人管这叫暇想或瞎想),我真想一辈子就在发呆中缓缓地过去,但是有那么省心的活法吗?”显然并没有。责任啊义务啊什么的追着你,所以以写作的名义发呆,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对沉重的日常生活的逃离。
    综上所述,当人们异口同声地表达对戴来写作脱离了“我”之称赞的时候,我恰恰认为,戴来写的正是“自我”,只不过是“自我”的变形而已。戴来的心里,其实居住着一个少女。不,不是那种娇嗲嗲的喜欢hellokitty的粉嫩无知的少女。她一直在踮起脚眺望成人的世界,她对成人世界有一种莫名的畏惧,她不想长大,只想逃离所谓的日常生活,就那么在自己熟悉的世界发呆,自在地活着。是的,在读了戴来的小说之后,我看到了少女戴来。
    戴来的小说有“戴来味”,口语化,松弛,自如,标题是亮点,有股子爱谁谁的劲儿。很多人喜欢,我也喜欢。但我疑心这也是某种“变形”。事实上,少女戴来可能对这世界充满了焦虑。她可以放松些,再放松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