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作家书画 >

书道再逼几层梯——读李铎书法近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吴艳丽 参加讨论


    
    学长征精神 树清风正气 李 铎
    
    长征惨烈动天河,恶水狼关枉自多。罴虎独夫空怅望,延河饮马我高歌。(行草) 李 铎
    已届86岁高龄的书法家李铎先生,用他的近作展现了他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日前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军旅书家邀请展”上,展出的14位军旅书法家的80幅作品中,有9件李铎新作,虽然数量不多,却涵盖了行、草、篆、隶等书体,从中依稀可见李铎近些年将书法与精神追求融合在一起再上一层楼的创作面貌,以及他在70余载翰墨春秋中沉淀的书艺思考。
    李铎有着60余载的军旅生涯。军人和书法家,是他生命中两种重要的精神底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由此反观他今天的书法创作,为80年前那场亘古奇绝的行军留下的长征精神而创作的作品,就绝不是“应景之作”,也不仅表达缅怀之意,恰如他为展览所题的擘窠大字《学长征精神 树清风正气》,他所致力的是将这种精神内化于笔墨之中,以传承革命理想。也如他为自己取名“铎”字正有唤醒民众之意,或许这正是他内心深处始终未曾泯灭的炽烈之情。
    基于自己的阅历与性情,李铎所理解的长征精神是一种迎难而上、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的凝缩。所以,在此次展出的书法作品中,不论是摘写名家诗句,还是自作诗词,其内容皆折射出乐观进取的色彩。事实上,李铎的很多书法作品内容都是抒发他的家国情怀的,洋溢着他对社会、对人生的体察与讴歌。而它们,构成了一位书法家参与时代表达的见证。
    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是李铎书法的特点之一。“书之佳作,常为书文暗合,词翰兼优”,在此之外李铎还贯入了“情”——书依凭于情,情发之于书,这意味着内容、形式与情感必须三位一体、融会贯通。如何将三者贯通?古人云,下笔当作千秋之想,李铎也莫不如是。在书写之前,他已经在同步思考内容、形式,并调整情感,将精神化为一种意韵贯至笔端——形式上,可见其线条笔笔送到且雄强沉稳,结体结实且张合有度,法度严谨但节奏和阴阳变化丰富;气势上,既“随势而度,依势而行”,又达到“精神所染,气势所趋”,一如他曾提出的“书道犹兵”理念,甚是讲究。所以读他这次展出的作品,不仅酣畅淋漓之外又有阳刚雄强的古拙格调,秀而不媚、厚而不浊、畅而不浮、险而不散,而且与内容相得益彰,折射出自然生动的情趣,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以及豁达洒脱的情感渲染。
    李铎书法中苍雄的军旅气质的养成,是长期熔炼的结果。他曾以“临、立、变、创”来总结他的书法理念——“临”是师法传统而求形神俱像,“立”是得传统神韵为己用奠定根基,“变”是广览博取渐具自家风貌,“创”是要融会贯通得风神于笔墨之外卓然成家。其实这也是他自己书法递变的轨迹。48岁之前,他广涉传统并临名家墨迹,尤其痴迷于郭沫若书体气宇轩昂的气质而不断追临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这为他打下扎实的根基;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他便跳出郭体,引汉隶浑穆古拙、魏碑沉雄峻宕的笔韵至行草书中,几经融合最终开创出雄健而雍容的书风,自成一家。欧阳中石曾评价其作品,用墨浓厚枯滞,用笔老辣凝涩,整篇气息畅贯,结章天然如铸。而今再次呈现出的书法面貌,则是他在这条道路上的进一步磨砺与沉淀。
    相较以往,李铎近几年的书法创作,于酣畅中更加沉稳,有人书俱老之感,尤其体现在他的大字之中。康有为曾慨叹榜书“自古为难”,而李铎不仅在力壮之时,即便在年迈的今天,榜书书写依然是他的拿手好戏,像展出的《残阳如雪 只争朝夕》书以行书,《学长征精神 树清风正气》又掺进隶书笔意,都给人以庄严凝重、和谐自然之感。这种成功,与李铎的勤奋分不开,也与他的悟性分不开,这两点正是李铎认为成为书法家最重要之所在。李铎以勤为功:他始终坚持以帖为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机会练字,即使是在条件艰苦的年代,他依然会以手指、木棍等为笔,以腿、空气、大地等为纸进行书写,不曾懈怠。正是这种历练与意志,让他理解了传统,在固守法度中锻炼了字的筋骨、魄力与气势。李铎以悟为门:学习书法不能止于临摹,要在对传统理解的基础上以迁想妙得来开悟,悟可从古今名家、从自然万象、从社会百态、从生活体验、从博学广识中得之,进而“将自然的力和人类固有的力,进行抽象与提炼,使之转化为艺术的力”,艺术的力就包括了笔意、笔情等丰富变化,这让他的书法别开生面并步步登高。由此,便可以理解为何李铎今天的书貌更加老辣、更加稳健。
    军旅精神,在内化于他书法艺术中时,也磨练了他乐于奉献的可贵品质。“当初来到部队,只有一个朴素而又简单的想法:共产党好,解放军好,听党的话,跟党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种理想信念,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都始终没有动摇过”。纵观李铎的一生,除了工作和孜孜于书道之外,他也积极地奉献于社会。一方面,他致力于书法教育事业,数十年来不仅著有《书法入门》《李铎论书断语》等涵盖他书法理念的理论著作,而且培养了一批在书艺、书法理论等方面成果卓著的学生。另一方面,他也在“看淡名与利,回报养育恩”——“我的一切是来自部队、来自人民的,我也会为部队、为人民奉献出我的一切”。基于这一初衷,他多次捐资救灾、资助学生,还将自己的作品和藏品无偿捐献给国家:去年他捐献了7000多件作品和藏品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此次展览他又带领军旅书法家向该馆捐赠了43幅书法作品。这种情怀与气度,正体现着一位艺术家心系的方向所在、追寻的信仰所在。
    “扶云攀桂殿,再逼几层梯”,对于书道李铎曾以此自作诗词来表达他不断攀高的志向。书道背后,更不容忽视的是李铎一直坚守的信条:“先有人品,后有画品,人无品格,下笔无法”,他用自己的行动作为诠释:作为一位书法家,除了在书法正道上默默耕耘、寻得堂奥,还要以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境界来面对社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