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篇范文: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 黑暗中的舞者,一听就是一种黑暗的世界,让人感到黑暗的窒息。也许会有人认为在无尽的黑夜里等待虚幻的黎明本就没有任何意义,但这就是人类关于生命的执着和立于生活的信念。影片中有一种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与最温柔的情怀,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那是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母爱。 女主角莎蔓的坚强的女性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家族的遗传,莎蔓的眼疾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失明。但是她毫无怨言,有条不紊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在暗地里为儿子攒钱,自己无时无刻把手里剩下的钱藏起来,只为儿子的眼睛能够好起来,彻底地摆脱眼疾。当艰苦的日子来临的时候,她的脸上总是呈现出一种似笑非笑的笑容,她是多么的平凡啊!她能够安然的面对周围的一切。 母爱是伟大的!我们从小时候开始就在享受着这份伟大的母爱,但是我们有时候会把妈妈的嘱咐当成是刺耳的唠叨声,有时候会把妈妈的责骂当成是妈妈对我们不好……熟不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妈妈对我们的爱啊!只是我们还理解得不够透彻而已……母爱像一股清凉的风,在你有烦恼时,它会轻轻地抚慰着你的心;母爱像一颗甜甜的棒棒糖,在你不开心时,它会让你得到应有的甜蜜;母爱像一个美丽的笑脸,在你遇到困难时,它会激励着你,让你勇往直前…… 莎蔓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影片中莎蔓一直纯真地活在自己臆造的音乐剧世界里,在那里她是踢踏舞大师的女儿,裙裾飞扬,歌声欢畅。在音乐剧的奇妙世界里她忘却现实生活中工作的劳顿、失业的痛苦、法庭上的羞辱、监狱中的孤寂、临刑前的恐惧,在音乐中她化解了一切现实中的磨难,享受着自己的理想世界。甚至在电影的最后一幕,莎蔓套着绳索被绑在绞刑支架上时,当知道儿子手术成功时她摆脱恐惧再一次高歌:“我从不孤单,这不是最后一首歌……”当歌声戛然而止时,生命如风飘逝。同时莎蔓也是善良的,在即将上绞刑台时,在完成给儿子治病的夙愿之后,她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捍卫死去的比尔的尊严。 第二篇范文: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 影片黑暗中的舞者,可以说是自好莱坞成功塑造雨中曲这一经典歌舞片之后的又一成功之作。而两个影片中,两种舞蹈也向观众展示了现代舞蹈的发展,并通过对一个热爱舞蹈的平民的刻画,表现她对舞蹈的感情,刻画出舞蹈这一逐渐走向平民,走向更人性更生活化的的艺术。 从故事剧情上看,雨中曲是平和发展的,而黑暗中的舞者则是提取每一个生活细节中的艺术,用舞蹈与暗藏的节拍表现出来。这也让观众看到了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更少受到政府或者传统理性的约束,向以前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向探索。也像各领域的艺术一样,逐渐丰富并体现不一样的意义,在其中收获不一样的效果。 无声节拍,内心节拍。影片的每一个带有节奏的情节都被导演捕捉,并由女主人公用不专业的舞姿,跳出影片的旋律,跳出心中的感觉,跳出观众心中的旋律。每一个动作都用平凡的动作、平凡的唱功、平凡的事件,用舞蹈展现出来,与雨中曲中的舞蹈不一样,黑暗中的舞者的动作更加形象,虽然从视觉美感看来,雨中曲似乎更胜一筹,但是黑暗中的舞者的舞蹈从内容表现上看,更是在叙述主人公的内心。随着节拍,爆发出发达国家被压迫者的吼声。而影片的每一个恶性事件发生之后的舞蹈,更是向观众展示了女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此带给观众震撼和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带给观众反思。 生活化的舞蹈。前面说过,黑暗中的舞者在生活中,提取每一个细节,用舞蹈展现出来。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主人公在家里,在铁路上,在工厂里,当意识到什么节拍的时候,主人公会合着节拍,边唱边跳。动作并不专业,并没有刻意的设计,但是她却比平常舞蹈所展示出来的内涵更多,更贴切,也更易让人们理解。从这方面,我们也看出了舞蹈的变化——由只有少数人跳的专业舞蹈,变成了生活化的,更多在意人内心的舞蹈。 舞蹈演绎生活。黑暗中的舞者的剧情围绕女主人公悲凉的身世进行,在故事的叙述中,结合着舞蹈,用不一样的手法向观众展示内心世界。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性化,这一思想也融入艺术中,现代舞就是很好的例子。芭蕾舞用舞蹈讲述一个故事,民舞展现一个个人物,现代舞展现内心,夸大表现。但我们却从黑暗中的舞者简单的动作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她的故事,她的痛苦,她的坚韧,犹如在看一个纪录片电影,只是这是用舞蹈,在电影中合着节拍、旋律,带给观众一阵阵的震撼与心灵的冲击。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需要体会,在体会后用我们的肢体把我们的理解,展现给自己,展现给观众,展现给社会。 第三篇范文: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作文 黑暗中的舞者从片子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众不同,即以一卷长达3分钟的白色画布为开始,慢慢地画布中有细微斑点跃然其上,长号声恰到好处地响起,悠悠声让人更加莫名,也让人觉得有点心慌,因为不知道这样的开头将带来什么样的人生。当观众还在想像这镜头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色彩开始缓缓变化了,从一片白茫茫上萌发的点点绿意,到变形的眼镜,到路边飘落的黄叶……它的变化一刻不停,即使我们没有发现。 影片中,音乐部分几乎是由主人公用自己的歌声来完成的,这样一部音乐片不同于大多数的音乐歌舞片,它没有漂亮的演员面孔,没有抒情的音乐旋律,更别谈豪华的场面和美轮美奂的舞蹈。它只是主人公一个人在尽情地歌唱,唱黑暗的世界中自己小小的卑微的幻想,唱自己终将埋葬在黑暗的世界里。主人公只是一个人在尽情地歌唱,旧能地完成生命的绝唱。在她眼中,世界同舞蹈与音乐是一体的,在轰鸣的机器节奏中起舞,在火车的奔驰中起舞,在庄严的法庭中起舞,在无情的断头台上起舞……起舞是自由的符号,是对命运压迫的反抗,正像它的电影海报中向人们诉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的阴影里,她凭着舞蹈找到了冥冥中的生命之光。 主人公左躲右闪着每天的不幸,但生活并没有因为她的善良而出现奇迹,黑暗的世界最终埋没了她倔强的身姿。影片最后,主人公即使在被判绞刑的法庭上,也没有说出事实的真相为自己辩护,她依旧信守与比尔共同许下的“沉默是金”的诺言。在完成给儿子治病的夙愿之后,塞尔玛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捍卫死去的比尔的尊严。可面对死亡时,她也会因害怕哭得一塌糊涂,哭得异常丑陋。当有可能洗脱罪名但要以儿子的眼科手术为代价时,她还是固执地让人绞死了。让人难过的是当纯真与粗鄙的生活遭遇时,总是特别容易破碎。 是啊,从开头到结束,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着,没有商量的余地,没有预知。公平与无知肆无忌惮无所不在,却又理所当然。画面在变,如同我们的生活,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着,计划中的与预料之外的,微不足道的与扭转乾坤的,不关痛痒的与生死攸关的……都在一刻不停地发生着。不管你接受还是拒绝,欢迎还是规避,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可能存在希望和失望。 那既是这样,就尽情地不要有所顾忌地舞动吧,在黑暗中舞动自己的灵魂。 第四篇范文: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并不是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太艺术的电影。这次去看这部电影大概缘于我在前一个博客里写过的一篇同名为黑暗中的舞者的文章吧。 可以说这是一部迄今为止,我唯一无法具体说出观后感的影片,因为这之间夹杂着我太多矛盾的感情,有敬佩、有怜悯、有愤怒、也有感动。也许芳的形容比较贴切,那就是这绝对是一部让你看时思绪几近崩溃,看后心情又非常郁闷的电影。 对于女主角,我确实有太多的不理解。不理解她为何能够如此坚强地生活、如此乐观地面对自己将瞎的事实但却不能勇敢地在法庭上为自己的无辜做出最后的声辩。或许这之中体现了她的善良,她的朋友义气和她的从容淡定以及许许多多的作为一个女性而言难得的优秀品质。但是我却还是忍不住想要骂她一句“真的好傻!”她的傻在于她在别人用极其卑鄙的手段和阴险的计谋伤害了她之后,却依然那么执着地要为那个卑鄙小人去保守一个会致她自己于死地的秘密。 对于女主角,我也确实有太多的感动。感动她对于音乐对于舞蹈的执着追求,感动她面对无望人生的坚强乐观,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她作为母亲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和伟大! 我常常在想,这个世上或许只有一种爱的力量是最为强大和永恒的,那就是母爱。母亲们总是不求所报地为自己的子女争取他们的幸福。我也常常在想,这个世上又有多少子女是可以真正体会到母亲对他们的那份深沉的爱的呢?如果体会到了,那为何子女回报给父母的爱总远比不上母亲所给予她孩子的爱呢?觉得这或许是因为母亲大多不会用语言告诉她的孩子她的爱,这一句“我爱你我可爱的孩子”似乎成了母亲永远难于逾越的鸿沟。这一沟让木讷的孩子完全感受不到来自妈妈最深切的爱。所以我还是坚持认为,既然爱,那就要勇敢地说出口。 第五篇范文: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 影片讲述一名叫莎曼的女人为给儿子治疗眼疾从捷克来到美国,辛苦赚钱,但房东比尔却想把她的钱占为己有,被逼无奈杀死比尔,最后因不愿把给儿子治病的钱为自己申诉,而被绞刑而死。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洞悉导演对两种制度的态度。莎曼及其儿子的遗传疾病,不正像捷克那社会的无药可治吗。来美国可以治疗但美国社会就是乐土吗。答案是否定的,为了孩子的降,她付出的不只是辛苦,金钱还有她的生命。金钱至上,律师可以为钱颠倒黑白,看似公正的法律却无视弱者等等。看似美好的美国家庭——比尔一家,却隐藏着各种危机。妻子无休止花钱,并以此为荣,而丈夫继承的遗产早已花光,他们面临举债,被银行收房的危险,但比尔却依然让她大把花钱。他爱她,好像就是应该让她挥霍。 人性的脆弱虚伪在比尔一家展示的淋漓尽致。首先是,比尔一家对莎曼一家最多的是展示他们的富足和身为富人应有的同情心,莎曼在他们家做客时的对话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再者,有一天比尔告诉莎曼她已没钱难以承受其妻子的挥霍,他痛苦难当,怕他妻子知道他没钱后会不爱他。莎曼出于同情,告诉了她的一个秘密,她一直都在努力攒钱为儿子治缠自己的眼快盲了。当比尔知道后他做的不是努力赚钱,而是向莎曼借钱。影片虽没描述比尔打算借钱的思想过程,但我们可以想象,他一直把莎曼当做可怜人而且她还是一个有孩子的女人,莎曼拒绝后他的慌张和口不择言充分说明了他人性复杂虚伪的一面。最后比尔偷了莎曼的钱,在他们为钱争执时,手枪走火打中了比尔德腿,比尔看似羞愧难当,要求莎曼杀死他否则就别想拿回钱。事实是怎样,比尔设了个局让他妻子认为莎曼勾引他又头他的钱,又让莎曼打死他这样在他死后也可以让妻子继续挥霍,自己继续做个好丈夫。即使死,也要虚伪,对比尔的刻画不可谓不深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对他有深深地同情。他不能在黑暗中舞蹈,他没有精神胜利之法。通过比尔,我们也不难知道其妻子是怎么样的一个女人,他的家庭如何了。这种虚伪,在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其实,大部分的人生就那么几件事,但就是这几件事交叉后情况就复杂了,人生便有了百味。莎曼是个简单的女人,只想给儿子只好疾病,她喜欢跳舞,她有一个好朋友。为了给儿子做手术,他拼命工作,工作中杰夫爱上了她,但为了儿子,为了节省不多的时间,她只能拒绝,爱与不爱交织。自身的缺陷(眼睛快瞎了)对舞的喜爱,工作生活的压力,又让她只能在想象中歌舞。比尔的突然插入,为儿治病的信念,又让她选择了死亡。简单的组合却酿出了悲剧。 人活着,是要有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或信仰来支撑的,当它破灭时,人便会陷入疯狂。比尔选择了死亡,他目标的破碎也让莎曼的破碎莎曼也选择了死。 在这种选择中,比尔是有路可退的,但他的虚伪隔绝了退路。莎曼却无路可退她已无法赚更多的钱,她的儿子要在十三岁之前做手术,她要为了“沉默是金”的约定。一切的退路都已隔绝。 在平时,她都可以用心中那歌舞来缓解,及时生活再,累压力再大,她还有舞,有这片可以给人慰藉的世外桃源。影片中她只有一两次是因为内心的欢喜而舞蹈的,但更多的是有压力而引发的。 在影片中,每当敲击声—机器声火车声—响起时,她心中都会有一段歌舞。她喜欢歌舞,她甚至在医院署儿子名字时都用的洛——一个有名的踢踏舞者。由她的心中之舞,我们可以联想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全面的否定取笑这种方法是不恰当的,阿Q用这种方法固然可怜可恨,但莎曼却是用来暂避缓解压了这未尝不是个好方法。比尔有的话我想就不会选择死亡了。生活中有谁能一往无前,勇敢无畏的不断挑战生活。我们生活中更多的是各种事物交杂产生的各种情绪。黑暗中亦即在俗世杂乱中拥有自己的一片空间,这里有本性,也可以更美好。 第六篇范文: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 今天我们又看了一部电影黑暗中的舞者,我先说一下我的感想吧。通过连续几次看电影,我发现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才发现自己每次看的电视都好单调无味,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和启发。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看一下对自己有意义、有感触的那些电影,我当然也不能再沉迷于什么偶像剧了,因为这个档次不同,不能让自己更加的成熟。 黑暗中的舞者这部电影主要讲的就是母爱的伟大,一位坚强的母亲为了自己心爱的儿子,宁愿自己失去生命也不愿意让亲爱的孩子和自己一样失去光明。一位靠着一点点微薄的工资经营着自己的生活,拼命的积攒钱,为的就是给自己的孩子治病—治眼睛。因为这篇电影的主人翁耶莎蔓自己的视力就很差,基本上看不见,生下来的孩子当然遗传了自己的病因,所以极力挣钱,藏钱,为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她还是安详坦然的面对生活。直到有一天,当自己发现自己的钱被比尔偷走的时候,那时她的心凉了一下截,那可是她的命根子。她不顾一切的去要回自己的钱,尽管比尔的妻子说话难听,说她勾引自己的丈夫,但她还是跑上楼去找比尔要回自己的钱,但是比尔为了自己的利益极力抢住钱,莎蔓忍无可忍,无奈之下用枪杀死了比尔。 在被绞刑的法庭上,莎蔓一点也不害怕,怕的是自己的孩子不能够完成手术。即使到了最后关头,她也没有说出真相,没有真正的为自己辩护。最后还是出乎意料,吊死了。但她还是很害怕,一直哭,面对死亡时,她也会因害怕哭得一塌糊涂,哭得异常丑陋。当有可能洗脱罪名但要以儿子的眼科手术为代价时,她还是固执地让人绞死了。当听到自己的孩子完成手术时,她毅然唱起了她最爱的音乐。 比尔和他的妻子无比狠毒,用语言伤人,用卑鄙的手段抢夺别人的钱财,这种可耻的行为,试问谁能够忍受,但是善良的莎蔓死到临头还是维护了比尔的尊严,因为“承诺是金”,这当然就体现了她对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这篇电影确实感触很多,为这位死去的母亲不值,心里痛恨,痛恨那些卑鄙的小人夺取了她宝贵的生命,心里惋惜。回想到自己的母亲,每年也是拼命的工作,为的是什么,难道不是自己的儿女吗?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一直惹自己的父母亲伤心,一直让他们担心,我们要知道“天下父母心”,在这大好青春的年华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难道不应该体谅一下吗,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要人为父母,更因该能够体会到这种心情。 在这里我祝愿所有的父母亲身体降,你们辛苦了。 第七篇范文:黑暗中的舞者观感 最近,看了不少残酷的电影,但是都不如这部黑暗中的舞者更为残酷,在悲剧性的故事中,总会有戛然而止的生命,这次,是塞尔玛,一个几近失明的普通移民。影片很残酷,讲述的是一个残酷的故事,拍摄上现实嘲用的是很纪实片的手法,塞尔玛幻想的载歌载舞的场面又拍的很幻象,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出幻境,就等着塞尔玛残酷的被唤醒。这是那种如果在影院观看,看后大家一定会默默离场的电影,就如我虽然不是在影院观看,但是,影片结束后,我仍然怔怔的对着屏幕。 这部影片最让我觉得悲剧的地方是,在其中,我找不出一个“恶人”,找不出一个可以让我发泄失望,愤怒情感的对象,只能静静的品味这份现实的残酷,在塞尔玛被绞死的那一刻,为一个无辜逝去的生命和她留下的命运未卜的孩子黯然神伤。谁是我可以谴责的恶人,是那个直接导致塞尔玛“犯罪”的警官比尔吗?可是,在影片开始他也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他与妻子给塞尔玛提供住处,照顾她的孩子,为孩子买下一辆自行车作为生日礼物。他也显得那么可怜,那么无助,作为一个男人,为无法挣到可以满足妻子生活的钱而痛苦。所以,我相信他偷走塞尔玛的钱不是一个恶人的罪行,而是在一阵绝望中,一个弱者试图去伤害一个更加弱小的人的残酷的自然反应。甚至当塞尔玛找他要回那笔钱时,他也表现的是无助的恳求,而后他侮蔑塞尔玛偷盗显然是一种冲动下的行为,以至于塞尔玛也在惊惶失措的冲动与绝望中,使得这个令我既怜之又恨之的警察失去了生命。那么是比尔那花钱无度的妻子吗?显然,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对更舒适生活的向往也似乎无可指摘,何况她起初也表现的那么善良,让人无法对她有丝毫怪罪。其他人就更无法归罪,那个法庭上咄咄逼人的律师?在我们知道了塞尔玛的不幸的前提下,我们会对她充满无限同情,而对那个对塞尔玛一问到底的律师有些反感,可是,他只是履行他的责任,更别提塞尔玛漏洞百出的说辞使得她的获罪看起来那么“自然”。而那拖延她的乐团导演也只是在尽一个公民的责任,那些冷冰冰的行刑者们虽然显得冷酷,但也没有做错什么。那么,谁造成了这一切?谁把一个柔弱善良的女子推入了绝境?或许,我只能说是社会了,可是这个过于抽象的“责任人”无法令人释怀,只能令塞尔玛的死更添悲哀。 这部片子中,不少善良的人还是令人感到一丝温暖,如那个一直帮助塞尔玛的凯西,那个深爱着塞尔玛的杰夫,那个在获知塞尔玛死缓获批后和她相拥而泣的女狱警。但是这些人物和这些温馨的点滴结合塞尔玛的悲剧更令人感叹,悲剧仿佛在无声无息中渐渐降临到了塞尔玛身上,突然之间,一个喜爱歌剧,蹦蹦跳跳的善良女子就一下子滑落到绞刑架下,这样的过程既突兀,又显得那么自然,加上记录片般的拍摄效果,让人感觉到它无比真实,真实的令人心痛。当最后一出塞尔玛的幻觉歌剧中,她一步一步走向死刑室,唱着走向死刑室的步数,这组镜头令我印象深刻,心中竟也随之数数,直到屏幕上,突然数到107步,那死亡的步数。最后那幕行刑的场面更是真实的令人恐惧,我头一次看到了一出现代社会的绞刑过程,看到了那黑色的头套,看到了为防止犯人站不起来而准备的支撑板,看到了死刑居然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更看到了一个人走向死亡时那种惊恐,刚开始,塞尔玛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可是谁不是这样。她只是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了治好孩子的病,让他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孙子结婚长大,她从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来到了美国,她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她一直心存感激,但是她一直守住孩子有失明可能的秘密,以至于她甚至无法在孩子生日时给他买件生日礼物,显得那么不近情理。她玩命般的工作,默默的为孩子积攒着治疗费,甚至清楚的记得那十美分,同时她又在心中怀着歌剧的梦想,从生活中的一切声响中去发现音乐的美,即使她陷入失明带来的黑暗,也仍在心中跳起黑暗中的舞蹈。可以说,孩子和音乐就是她的生命,为了孩子,她甚至愿意抛去翻案的机会,去牺牲自己。最后,当她得知孩子得到了治疗时,她终于放心了,用音乐趋散对死亡的恐惧,在我正为她的歌声深深吸引时,她脚下的踏板突然打开,一出悲剧的落幕也显得那么突然,那么残酷。 这部影片,我认为很好,但是我却没有以往那种看到好片要迫不及待推荐给好友看的冲动,因为它好,但是不“好看”,它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局,也没有渲染很多悲剧所特有的那种所谓的悲剧中“美”来。让你看完了,突然像失去了什么,我想是失去了对这个善良女子得到拯救的希望。和任何一部出现不幸者的影片一样,在观看过程中,我一直期待着转机,当那个试图为塞尔玛翻案的律师出现的时候,我还以为接下来会是在一阵媒体的声援中,塞尔玛走出监狱。但是,很快因为不愿将给孩子治病的钱付给律师,这一线曙光马上破灭,那一刻,我不由的怪罪那个律师为什么这么冷酷,不是我们常常听说的那种打抱不平的律师,这个时候,记者哪去了,街头游行哪去了?导演特里尔揭示了生活的最常态,最真实,却让我无法对他产生敬意,无法洒脱的说一句“这就是生活”。我想每个人都在心中怀有对美好生活,美好人性的期待,我不愿这样的期待被特里尔残酷的击碎,所以,看过这个黑暗中的舞者的故事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这部片子真的很好,但是,我不会去看第二遍。 第八篇范文: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 感觉心中有很多东西想倾吐一下,可是不知道该怎样动笔,想起朋友那句“想表达什么就直接表达出来”的文论,我还是慢慢地在灰白的页面上打出了字。 有人说现在的人活得太压抑了,所以看电影、戏剧等便成了抒发、释放感情的一种方式。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原因,或者说不知道这方面的因素所占的比重有多大,只是今晚我是实实在在地、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哭得走出图书馆的地下多功能厅时直低着头不敢让人瞧见那张泪迹斑斑的脸。 在黑压压的地下多功能厅里,看着主人公耶莎曼以一个善良的弱小者的身份被生活、被社会的黑暗与作为人的渺小的无奈慢慢吞没,及至慢慢地走上死刑台,旁观者的心也慢慢地变得沉重了起来,变得困惑起来。为什么那样一个一心只想挣足钱为儿子治疗家族遗传的眼疾的母亲、那样一个一心只痴迷、追求着自己心中的音乐剧梦想的女人,不能好好地活着,不能享受着作为人而应当享受的人的权利与幸福?她辛辛苦苦、日夜工作攒钱有什么错?她用生命护奏心为儿子积攒的手术费有什么错?如果真的有错,那也是错在不该生下带有遗传基因的孩子,可是,作为一个女人,“想把一个小婴儿抱在怀里”,又何错之有?都说法理不外乎人情,可是为什么这人情之网就不为她而开呢?人生于世,是为万物主宰,可是,当比尔为了那笔钱而不惜出卖良心时,当律师因为无辜者没有钱打官司而狠心置人命于不顾时,当社会的执法者因为条条板板的律令而不管那些真情切切的喊冤语时,究竟是物役于人,还是人役于物?这一个个的“不解”,随着剧情的进展不断地在心头加重,直到我走出图书馆,回到明朗朗的宿舍。 本来以为观后感之类的东西最佳者应该是抒发观看之后最直接的心灵震动,而不是用生硬的文学评论术语来对其手法进行一次长篇探讨,毕竟各种手法、技巧都是为达到前者这个目的服务的。但是当那些最直接的感情刺激慢慢消退后,我发现自己眼睛依然红红的脸竟然笑得这么甜、这么美,让人有一种入画的感觉。我知道这种莫大的快乐的缘由——因为享受了一场富有艺术内涵的文化盛宴。这部戏的亮点之一就是它没有像很多作品一样去磨合观众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一正常的审美要求,而是异笔突起,将人生的最黑暗的一面以这样一种方式展现,而且这种灰色面的展现也不同于很多的悲剧,它让人的眼泪不仅是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流,也为人的命运而流,让人能切切底底地感到一种生命的无奈、可悲甚至绝望。它将人的懦弱,人的渺小,人的善美很好地展现在了人的面前。而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制作者也颇具匠心,把音乐剧很巧妙地融合在戏中,在人物身上,让音乐来传达人的内心情感、人的生命追求,以及浓浓的母爱,同时也让音乐来舒缓灰色的感情基调、舒缓紧张甚至有点让人近于窒息的气氛。这部戏能够达到赚人眼泪、引人深思的效果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音乐在剧中的巧妙利用,因为音乐升华了主人公。相信看过这部戏的人都会对剧中那种旷远的歌声、都会对主人公在音乐中那种陶醉的、幸福的笑忘怀不了吧。 黑暗中的舞者!我仿佛看见耶莎曼在漆黑的舞台上忘我的起舞,嘹亮而动情的歌声在空旷的舞台上回荡着,舞台中心那点光明慢慢地,慢慢地渗透开去,慢慢地将整个舞台的每一个角落照明。这个舞台,不仅是人的舞台,也是艺术的舞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