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坛轶事 >

林语堂以理趣入文(2)

http://www.newdu.com 2018-02-28 文艺报 高显莹 参加讨论

    瞧,这是多么点醒人心的话呀!综观古往今来品评书法艺术的篇章,多是从用笔、结构这些有形的部分下手,虽然看似有理,却也常令人有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困惑,林语堂跳脱出这个框架,从无形的节奏点评,不仅解决了观赏者审美的视角,也让学习书法艺术者不再局限在笔法、结构中,这与苏东坡所谓从形似走向神似的艺术修炼道路的道理是一致的。
    有了这层指引,观赏者与创作者立即拉近了距离,艺术作品也顿时变得生动有趣,于是,当我们站在一幅画作前,我们从观赏丹青的颜色之美,进入墨分五色的技术赏析,在观赏布局结构后,又透过对书画家的认识与了解或是画上题跋,亲临艺术家绘画创作的当下,感受书画家下笔构思的来龙去脉,与画家们彼此心灵交会。
    这种赏析的路径,带领观赏者参与了艺术家创作的盛宴,为深入探悉作家作品点了一盏明灯,方法不仅明确,观赏者也需要更高的品鉴能力,包括对艺术鉴赏的知识,对艺术家所处时代的了解,对其生平交友的讯息,更包含对创作者品德的认知,这种宏观的品鉴能力的培养,提升了普罗大众对于艺术鉴赏的品位,更是一种体悟理趣的路径。
    谈到品德,这又是林语堂对文学作品赏析的另一建树。林语堂学贯中西、学识渊博,在众多的作家中,他最欣赏苏东坡,他翻译苏东坡的作品,为苏东坡写传,何也?除了文章好,苏东坡的人品更为他所称道,在《苏东坡传》序言中他这样写道:“1936年我全家赴美时,身边除去若干精选的排印细密的中文基本参考书之外,还带了些有关苏东坡的以及苏东坡著的珍本古籍,至于在行李中占很多地方一事,就全置诸脑后了。那时我希望写一本有关苏东坡的书,或是翻译些他的诗文,而且,即便此事我不能如愿,我旅居海外之时,也愿身边有他相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现在我能专心致力写他这本传记,自然是一大乐事,此外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吗?”
    苏东坡的人品得到林语堂的称颂与尊敬,而这样的品德与智慧,也照映在林语堂的身上,在故居,林语堂的卧房与夫人比邻,不为其他,只因为林语堂喜欢抽烟斗、喜欢夜读,他怕这些习惯影响夫人的睡眠,所以在居室安排上有了这样的巧思;他重视家人,在客厅摆着一张大餐桌,一家人和乐融融吃饭,也招待友朋举办家宴;而他不仅关爱家人,对老家族人的未来也时时系念,在《吾国与吾民》文化之巩固作用中,他特别点明家族与教育的重要性:“在巩固民族持续力的文化力量中,最有价值者,当首推中国之家族制度,盖其组织既已十分完密,原则又阐明至为详细,故任何人均不能忘却本人祖系之所属……另一巩固中国社会机构的文化力量,为中国社会上固定阶级之完全不存在。因是地位晋升之机会绝对公开,人人得经由考试制度以取功名。家族制度的存在,使子孙繁育,扩大民族之量,而考试制度之施行,则选拔才智,鼓励求学,提高民族之质,二者相辅而行,使中华民族永久长存,不可灭息。”而现实生活中,他也身体力行这种思维,例如:他因为念及家乡族人生活的辛苦,寄回家乡种子,希望透过耕种的收益,改善族人生活,他还出资与兄长在家乡兴建学校,希望家乡子弟可以借由教育,像他一样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为社会国家奉献。
    林语堂走出漳州群山环绕的家乡,在国际的文坛发光,就像当年的苏东坡离开群山簇拥的四川眉山,璀璨了中国的文学史,而伟大文学家的一生,辉煌卓越的不仅仅只在于其成就,更来自于对生命与自然的体悟,为了深入认识苏东坡,林语堂对他的认识是全面的,从林语堂在故居书房架上的藏书,可以看出他对认识苏东坡做足了功课:北宋是个儒释道昌盛的时代,苏东坡的朋友更是遍及各个领域,所谓“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想要认识这位天才横溢、交友广阔的文人,实在不简单,除了作家作品,还需要了解这些思想背后的哲理与他广泛的兴趣,于是,在林语堂的书架上,我们可以看见《论语》《老子》《庄子》的书,还有《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国佛教研究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哲学史》《中国绘画史》等等,林语堂做足了功课,也从生活中呼应苏东坡的生活哲理,才能在多年之后,写出这么一本不一样的苏东坡传记,相较于传统传记文学与研究论文的严肃画面,林语堂让我们看见苏东坡鲜活有趣的一面,而也透过林语堂鲜活有趣的阐述,让我们体会苏东坡发自于生活中深富理趣的篇章,当我们翻开《苏东坡传》,仿若跟着他一起走过那个文学璀璨的盛世,与当时每一个与苏东坡交会的时空定格,若不是林语堂融会贯通苏东坡生平思想与文章,让我从更高的视角明白理解,我们多半人恐怕都还得在他的篇章句读中兜圈子,诚如苏东坡所言:“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士不能辨。”对于苏东坡而言,林语堂就是那解惑达理的高人逸士,我相信,《苏东坡传》是林语堂花费最多心智与时间的著作,也是让他获得最多快乐的一本书,他用学识与生命体悟苏东坡的一生,这本有趣的书,也将陪伴着许许多多喜欢苏东坡的人,度过阅读的美好——苏东坡用他的理趣,揭露天地自然的韵律,而林语堂则是用他学贯中西的智慧,带着我们认识苏东坡生活的理趣与美好。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