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文学批评应该促进文学新时代的到来,这是文学批评应该承担的责任。因为我们国家整体上虽然进入了新时代,但并不意味着文学和社会同步进入了新时代,还有很多以前时代的传统思维和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地改变观念,我们可以通过对文学问题的讨论,首先改变文学观念,然后再推动社会思潮的转变,我觉得我们的文学和文学批评应该起到这样的作用,就像在新时期之初起到的作用一样。 “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确实非常好,让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的批评家很多有风骨、有力量、有筋骨的评论。因为时间有限,我重点看了三本书,就是刘川鄂的《批评家的左手和右手》、洪治纲的《偏见之辞》和李建军的《当代社会分层与流行文学价值批判》。读这几本书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批评家的左手和右手》,其中对池莉的批评是建立在学理基础上的,研究这样一个重要作家的发展脉络,对她的优点和不足研究得特别透,文章中指出了池莉书中有一百处硬伤,我们可以看出批评家的真功夫,不是表面的印象式的对作家进行批评,而是在做过深入的研究之后才做出的,并且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我特别欣赏的一种方式。一方面是对具体作家的批评,另一方面刘川鄂也有建构的部分,书的前面关于人民性、关于底层文学、关于民间记忆的思考都很深入,让我们看到作者并不是为批评而批评,他的批评是建立在学理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 洪治纲的《偏见之辞》里面有几篇文章写得特别好,比如那篇写短篇小说的《短篇小说,或一些问题》,在整体性的世界视野中,一方面指出作家的优点,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具体作品的一些不足。把优点和不足结合在一起来说,态度很鲜明,立场也很温和,另外像《新世纪文学的“同质化”倾向》《底层写作与苦难焦虑症》等等这些文章也切中了我们时代文学的一些重要问题,能够让我们看到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很有启发性。 李建军的《当代社会分层与流行文学价值批判》,以前也读过其中文章,这次比较集中。从他的一些文章尤其是对贾平凹、莫言等著名作家的批评,可以看出来李建军的勇气和立场,他有自己坚定的世界观与文学观。但是对于他的一些观点,并不是很赞成,尤其是对于一些作家具体字词运用挑的毛病。我觉得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是应该可以有所创造的,尤其是大作家或者大诗人,他们应该会对我们惯常的语法和语言逻辑有所探索和突破,在这方面挑语句的毛病,以惯常的语法来规范和要求他们,既费力又没有太大价值,没有充分理解文学语言在现代民族语言的发展上可能会有的作用。 总之我觉得这一套丛书,展示了我们这个时代批评家的风骨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界的良好生态,必将对“新时代文学”的到来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