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通往奴隶之路》读书笔记1500字

http://www.newdu.com 2018-02-2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坦白讲,初看这本书,我直想打瞌睡,因为里面的话语实在是晦涩难懂了。或许是中外思维逻辑不同,又或许是因为平时很少看这方面的书籍。但在静下心地看了一遍后,我觉得哈耶克这位伟大自由思想家的精神高度真的是不容小觑的。这本书的创造有其重大的历史背景。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普遍而持久,许多知识分子以“社会正义”、“收入平等”和“就业保障”为理想目标,主张“铲除私有制度”和“推行计划经济”。然而,哈耶克曾亲历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并目睹希特勒上台,清楚地认识到干预主义理论的谬误,对许多鼓吹“舆论一致”、“全民族最高利益”、“个体服从集体”等价值观念的现状和前景深感忧虑。于是,他奋笔疾书,写下了《通往奴役之路》这本书,在这个仿惶的时代抛出自己的一声呐喊,一声悲泣。
    哈耶克主要阐述的是为什么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好选择,坚持社会主义必然走向不归路。其核心是围绕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争论,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领域的论题,更演化为一种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和辩争。从经济上讲,他认为计划经济存在的浪费会超过市场经济,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从政治上讲,他认为计划国家必然走向集权,必然独裁,为了推行计划,必然要求更大的权利,而这个权利实在太大,无法约束;从个人自由上讲,由于分配制度由国家决定,就决定了个人自由从属国家,从属集体。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长河,哈耶克关于计划经济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的预言几乎在所有走上这条道路的国家得到了验证。无论是斯大林的暴政、东欧大规模的政治清洗,还是中国“文革”的浩劫,直到今日,朝鲜人民依然生活在政治独裁的恐怖和贫困之中。看到这些史实,我不禁也产生些困惑:我国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之前在学习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时候,有很大篇幅是用来论证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其他篇幅就是论述有关剩余价值和剥削、以及资本主义必然走向自我毁灭的。而哈耶克的观点又恰恰可以说是马克思的死敌,认为社会主义会最终导致“极权主义”,是条不归路,那我国现在坚持的社会主义道路还是正确的吗?社会主义真的是有用的吗?
    后来再继续深入了解,发现哈耶克的观点其实存在片面化。他把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划上了等号,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模式并不只有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他没有看到现在的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中国曾经也照搬了苏联模式,并造成了“大跃进”,乃至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但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不再实行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是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在政党制度上实行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制度方面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年快速发展的中国并没有像哈耶克所描述的一样,在一党领导下走向“奴役之路”,即极权主义。相反,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虽然在执行时,未能做到完全落实,但这主要与当前中国的法制还不健全有关,况且中国人心中“人治”理念已经存在几千年,根深蒂固,要剔除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但正像马克思所讲,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曲折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多种阻碍。我们要相信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自由、平等、法治是哈耶克这本书主要阐述的三个重要点,我很佩服他,佩服他为自由事业而奋斗一生的精神,佩服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准确把握和远见,佩服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谋远虑。虽然书中的某些言论可能存在着争议,有些我也不太能理解,但是就像大家所说的,选择读一本书并不一定要接受那本书的内容,关键是能够有所启发。西方国家学术研究的缜密思维给我留下深刻的启迪。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