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怕痛苦,更不怕失败,我只怕人生终老时,依旧困在这牢笼,没有机会和时间来证明我的英勇。” ——题记 伟大的电影是沉淀在光阴里的美丽,每一个你我的人生就仿佛一座肖申克。是谁忘却信念甘于束缚?又是谁救赎自我、在彼岸重生。 “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主角安迪如是说。一部伟大的作品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去原本的光彩,相反会更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肖申克的救赎》正是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电影讲述的是银行家安迪被冤枉杀妻,因而身陷囹圄。他没有选择屈从于命运,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救赎自我,同时点亮了好友瑞德及其他狱友心中的希望,最后,我们的主人公安迪挣脱了命运的束缚,拥抱了人生的自由。 这是一部极其轻缓的电影。影片中伴随着大量的旁白,这些旁白都是以第二主人公瑞德的角度发出,影片用第三人称的方式静静地叙述着故事,我喜欢电影那种娓娓道来的语调以及这种大气的节奏,电影仿佛用轻缓的步调向人们倾诉着人生的哲理。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轻缓和这部电影的救赎主题是如此的相得益彰。所以,是不是也可以说,这部电影的叙述方式和主题是如此统一,而使得这部电影有了那种足以让人陶醉的光茫呢? 记得我在上高中时就看过这部电影,当时觉得一般,但随着我的成长,就越来越认识到电影里蕴含着怎样可贵的精神。 希望 当一个人身陷于冤狱而诉求无门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所面对的是一种怎样的绝望。黑暗也许并不是最可怕的,而真正可怕的是这种绝望带来的,对于人生看不到光明的前路。我也不知道安迪呆在他狭小的牢房里沉默不语的第一个夜晚里他是如何度过的,他即将开始的是一种永远也没有光亮的生活,他即将在这个黑暗的夜里开始他漫长而没有前路的人生。也许正如瑞德所说,希望是个可怕的东西;尤其对他们来说。他们不是死囚,但是他们必须抛弃任何希望地活着,一次或者多次的终身监禁让他们永远也只能生活在这四面高墙之内了。从一开始对高墙的恐惧到逐渐的适应,以及最后形成了对高墙的依赖,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逐渐摒弃希望的过程。 相比之下,安迪体现了另外的一种心态。“要么活得精彩,要么吾宁去死。”一句话道明了安迪对未来的向往和他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灯。电影在知道安迪冤案证据的小汤米被典狱长暗害后埋下了伏笔,让我们以为安迪会在得到希望以及失去希望之后自杀,这里电影非常巧妙地用了瑞德的角度,因为瑞德正是这样以为的,所以我们也就跟着如此以为了。 瑞德以为将要用600年才能掘通的希望之路,安迪仅用了20年不到的时间就挖通了。没有尽头的牢狱生活太过无聊,总得找点什么事来消磨时间。瑞德等人选择了听之任之的绝望,而安迪则选择了希望。 就像安迪自己说的那样。“记住,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就当瑞德一伙人认为安迪会绝望从而失去理智自杀的那个雨夜,安迪爬过了自己19年挖掘的希望隧道,爬过了500码的排水沟,无拘无束的拥抱了自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