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坛轶事 >

董大中:一个人就是一座研究所(2)

http://www.newdu.com 2018-02-26 光明日报 王姝 参加讨论

    搜集之乐
    研究方向确定了,运用什么方法,采取什么措施,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董大中在谈治学方法时说:“在选好题目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占有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颖、独特且论据充分的观点,就像两个轮子,负载着研究的大车,奔腾向前。”他注重搜集资料,而且要找第一手资料。
    董大中把第一手资料又分为软资料和硬资料两种。所谓软资料是指当事人的回忆,所谓硬资料是指当时的文字记载。在第一手资料中,他又最看重对硬资料的掌握。以资料实证为基础,以建立文学价值观为目标,每一项研究都打深井,穷尽题目的各个侧面,最终形成文集和研究著作两大系统书籍,董大中形成了文献考证成果与理论创新成果并重的学术特点。
    董大中开始赵树理研究时就为自己确定了方向:明确赵树理的创作成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赵树理参加革命前的文学活动缺乏原始文字资料,参加革命后,因为战争环境流动性大,使许多有价值的史料湮没无闻。加之赵树理的文艺活动相当广泛,不仅限于文学创作领域,这也为其生平资料的搜集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但是如果不弄清赵树理一生事迹,又何谈对他建立正确的认知。所以,董大中明确了史料搜集是第一性,认知是第二性的研究步骤。
    董大中把全部业余时间和主要精力都用在寻找赵树理生平资料和佚文上,沿着赵树理的人生、工作及写作道路,一点一滴寻找原始资料。每年有两个月的时间泡在北京的图书馆,平时,每个周末也基本都是在全国所有可能存有赵树理资料的图书馆、资料室里度过。同时,他也特别注意走访当事人,找到很多跟赵树理相交相处过的同事、朋友,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材料。
    在董大中看来,资料搜集务必要收尽,正反收全,做到不留尾巴,才能让最后的论述有理有据,一锤定音。搜集资料是一件极其辛苦的工作,但是在他看来其中却有无限的乐趣,“搜集资料的乐趣不完全在于你要找的东西找到了,主要在于它把你带到历史之中,让你跟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人对话”。
    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董大中编辑出版了《赵树理文集》,撰写《赵树理年谱》《赵树理评传》《赵树理论考》《你不知道的赵树理》等学术专著。他认为,赵树理开始了一个新的文学传统,既不同于“五四”以来占压倒优势的纯文学作品,也不同于我国旧时代那种说唱性的章回体通俗小说。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学。它们既是纯文学,又是十分通俗的,它们是真正的、鲁迅和瞿秋白等人所说的“大众文艺”。同时,他还将赵树理的历史局限以及创作中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放置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艺大背景之下,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论述。以新的文艺理论为指导,论说了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的功过是非,开启了赵树理研究的新篇章。
    作为新时期以来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文化思想领域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变革和创新,与引进西方现代文论有很大的关系,常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同时,也因为有些研究者不再重视研究对象原始材料的搜集整理,常给人独有理论的空洞感。董大中用他多年的学术实践证明建立在资料充分、考证详尽之上的理论才是扎实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