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激活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3)

http://www.newdu.com 2018-02-20 《东岳论丛》 陈岸瑛 参加讨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的意义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传统工艺不仅能带动本地居民创业增收,而且能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贵州省施秉县苗绣传承人龙禄颖创办的舞水云台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妇”的经营模式,带动了3000多名绣娘创业增收,是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苗家妇女的文化自信得到显著提升,积极在全国性展会和比赛活动中展现苗族服饰的风采。从大凉山走出来的彝族姑娘阿牛阿呷,通过在职业技术学院创办彝族服饰专业,帮助与她当年一样陷于无助境地的彝族女孩走出深山,成为自尊自强的双创青年。在彝学会任秘书期间,阿牛阿呷结识了全国各地的彝人,她期待有一天,她和她的姐妹们设计制作的现代彝族服饰,能得到彝族和汉族同胞的喜爱。将彝族民歌带进流行音乐界的山鹰组合、吉克隽逸,因怀有同样的梦想和情怀,成为了阿牛阿呷的支持者。
    在文化部推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涌现出无数感人的事迹。陕西澄城县绣娘武麦花,做梦也想不到能够到清华念书。在结束了一个月学习后,她连家门都没进,就跑到县城周边的农村去拜访老绣娘,收集老绣片,思考如何通过复兴传统,带动更多妇女居家就业。文化部在哈密设立的传统工艺工作站,短短两年就发展了五千名绣娘,影响和团结了分散在不同村落中的五千户维族家庭。借助工作站平台,骨干绣娘有机会到广州、北京开拓眼界,来自上海、杭州的设计师与当地绣娘结下了深厚友谊,男“绣娘”卡德尔的图案设计天赋被激发出来,成为远近闻名的行业带头人。
    手工刺绣在哈密的复兴,显著提升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促进了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眼下,来自青海玉树的20名藏族传统工艺传承人,正在北京学习,他们不仅与老师同学们结下了深厚友谊,而且与同期在清华研修的来自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传承人朝夕相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结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百花盛开之时,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
    *本文发表于《东岳论丛》2018年1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