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探索新时代文学批评的中国范式

http://www.newdu.com 2018-01-31 文艺报 陈培浩 参加讨论


    学习十九大报告,探索新时代文学批评的中国范式
    2017年,中国文学界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习近平文艺思想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高度上提出了新观点、新思路和新问题,有力地指导了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打开了新的问题场域,为理论批评开辟了新天地。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实主义精神、浪漫主义情怀等,在新的时代条件和语境下焕发出蓬勃的理论活力。十九大报告在理论批评界引发了巨大反响,广大作家、评论家畅谈体会,表示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倡导“三讲”,抵制“三俗”,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为文艺创作指引了方向。仲呈祥《习近平文艺思想:时代的召唤 人民的需要》、董学文《论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时代特征》《充分认识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伟大意义》、张知干《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开放性: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基本特点》等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内涵及启示。
    2017年,诸多研讨会、评论焦点围绕“文学如何中国”“文学与民族文化传统”展开,批评家们也在现实问题的推动下思考民族文学资源现代转换的可能性。由鲁迅文学院、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社、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每月一次的系列论坛围绕“文学与生活”“文学与人民”“文学与中国”“文学与英雄”“史诗般的时代与创造时代新史诗”等话题展开,广邀资深和新锐批评家进行专题研讨,并在《文艺报》发表了大量相关文章。此外,5月21日由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等单位主办的“民族文化传统与当代文学发展高峰论坛”较深入地探讨了当代文学的中国源流、民族文学传统在当代文学的弥散和流布以及文学中国等诸多层面话题;6月30日,中央党校文史部和《文艺报》共同举办的“当代文艺批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都在更前瞻的视野中触及了“文学如何中国”、“民族资源如何完成当代转化”、“社会主义文艺批评新范式如何创制”等课题。
    砥砺五年,召唤史诗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学经历了波澜壮阔的5年。过去的5年是文学与时代肝胆相照、与人民血肉相连、与民族传统深刻融通的5年。2017年,《文艺报》组织了“砥砺五年”系列研讨会,从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理论批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等方面对过去5年的文学实绩进行盘点,并发表了大量回顾文章。小说方面,郭宝亮《文学的“向外转”与“在地性”》、刘琼《关于近五年长篇小说的一点看法》等文章,从当下文学转化传统及先锋探索的两翼、增强及物性的“向外转”“在地性”特征、城市题材与新乡土写作以及文学生产、发表、传播、接受与评价方式的种种新变角度阐述了5年来小说的成就与新变。诗歌方面,张清华《词语与经验现实的对称——近五年诗歌观察的一个角度》、李少君《创新与繁荣的五年》、孙晓娅《在丰富活跃中开拓诗艺空间——近五年诗歌创作概述》分别从当代汉诗对现实经验和民族语言的贡献、当代诗歌现场概貌、诗歌与当代艺术等拓展路径和创作语境的角度考辨了诗艺空间、诗歌场域的丰富多元。散文方面,王兆胜《回归本体与观念变新》、潘凯雄《“知识”传播:散文书写的新功能》、何平《散文与文学期刊:一个并不全面的观察——以2016年为例》分别从日常化散文与理想主义气质、散文书写的“智识”传播功能及散文与期刊的双向互动切入论述,各具新意。报告文学方面,杨晓升《报告文学:站在时代潮头 追寻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和张陵《热情拥抱正在到来的新的“中国时代”》揭示了报告文学与高速现代化中国的密切关联。少数民族文学方面,叶梅、石一宁、包明德、刘大先都提出真知灼见,揭示了中国多民族文学形成的“千灯互照、光光相应”局面。文学理论批评方面,李敬泽、雷达、胡平等指出,习近平文艺思想为文学理论批评打开新的场域,批评现场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文学批评人才辈出。
    2017年9月23日在京举行的“史诗般的时代与创造时代新史诗”论坛和12月12日至14日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创造新时代的新史诗”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文学博鳌论坛体现了鲜明的文艺批评的方向引领性。与会学者意识到: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时代的文学批评应打破固化、僵硬的观念,以强大的理论武器推动文学的变革和发展。史诗是一个时代的文学重器,书写时代新史诗,要求作家们建立起关于中国、人类和世界的总体性视野,以历史化的眼光观照日常,想象和关怀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索文学史书写新可能
    2017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范式问题再次被热烈关注,并通过对洪子诚《材料与方法》和王德威的《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谈论呈现出来。
    洪子诚出版于2016年的《材料与注释》在2017年引发大量评论,此书“尝试以材料编排为主要方式的文学史叙述的可能性,尽可能让材料本身说话,围绕某一时间、问题,提取不同人,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情境下的叙述,让他们形成参照、对话关系,以展现‘历史’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地使注释成为一种文学史写作方式。评论者多注意到此书在尝试新的学术范式、当代文学史材料的处理与叙述以及深化对社会主义文艺语境的理解方面的启发。评论者也留心于此书主观与客观、情感问题与历史书写方面的探索,指出应“把这部新著放置在当代文学研究转向‘历史化’的学术潮流中进行省察”,但又要注意到“洪子诚的‘历史化’在某种程度上可谓‘个人的历史化’”,“极大地区别于当下某些‘考据癖’式的历史研究方式”。
    2017年8月,王德威主编的《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于王德威在国内文学研究界的影响力、该书编写理念上的创造性、颠覆性以及王德威在书出版前后多次接受国内媒体专访的发酵效应,该书中文版尚未发行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此书“采取编年模式,回归时间/事件的素朴流动,向中国传统史学论述源头之一的编年史致意”。全书集合143位学者作家,由161篇文章构成,不仅作者们的“联合国部队”性质令人瞩目,他们的身份和写作方式也超越了一般文学史的“学术”规定性。譬如华裔作家哈金以小说笔法拟写鲁迅撰写《狂人日记》的当天,这种史述写法可谓前所未有。
    哈佛版文学史除了令人瞩目的“星座图”结构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时间上限、“如何中国”、何谓“文学”等问题的处理上也匠心独具。《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起自1635年晚明文人杨廷筠、耶稣会教士艾儒略(Giulio Aleni)等的“文学”新诠,止于当代作家韩松所幻想的2066年“火星照耀美国”,这种时间起讫提示着“中国的现代性源起并不是在世界之外,也不是被西方影响规训的他者的现代性”。
    青年评论家的崛起
    由于文学批评与现实短兵相接,与最新作品正面交锋的特点,青年评论家成为评论队伍的生力军。“砥砺五年——文学理论批评研讨会”和“全国当代文学研究首届青年论坛”等会议都强调了近年青年批评家队伍的成长和崛起。2017年,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客座研究员制度”、《文艺报》“聚焦文学新力量”、《当代作家评论》“聚焦新锐力量”和《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栏目继续为青年评论家提供重要阵地。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青年批评家丛书“微光”也引发了较大关注。事实上,青年评论家不仅是作为一批年轻批评家崛起,也是作为一种崭新批评立场的崛起。
    此外,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史料热、科幻文学热、微软小冰写诗引发评论界对未来世界写作前景的热议,都是2017年度值得关注的批评现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