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冯骥才:为乡野天才立像——观画集《神工》有感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京剧传承人梅葆玖(毛笔写真)李延声
     
    粤剧传承人红线女(毛笔写真)李延声
    第一本以绘像方式为民间艺人树碑立传的画集打样,放在我书案上,画集取名《神工》。单凭这“神工”二字,就洋溢着画家李延声对这些身居山川大地的乡野天才的由衷赞美,因而也使我深深感动。
    画像,最初只有两种。一是描绘人们心中的神灵,一是图赞王宫贵胄、英烈先祖,一般人是享受不到被画像的“待遇”的。后来,画像由神坛和圣殿走向民间,千年过去,众生早已成为画像的主角,可是民间艺人却依然鲜见于画上。这是对民间文化及传承人的无知,还是一种残存又顽固的历史的歧视?
    这些活跃在田野山川之间杰出的民间歌手、乐师、画工、舞者、戏人、武师、说书人、雕工塑手,都是智慧超群、才艺在身,黄土地上灿烂的文明集萃其身。老百姓的生活文化主要由他们来体现与承担,然而他们又像大地上的野花那样不为外人知晓。当国家把他们列为杰出的非遗传承人后,人们仍然知之有限,甚至将其看作“吃手艺饭”的工匠,那么谁将他们引入高堂?
    今年两会期间,当我看到延声拿来的一百零八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画像小样,心头一亮,心想,终于有人——而且是一位当代名家以画笔来为这些一直默默无闻的传承人“树碑立传”了。延声是我尊重的画家。他在徐悲鸿、蒋兆和、黄胄的绘画世界里做过精深的研习,有老到的传统笔墨的功力,兼具高超而传神的速写与素描的艺术本领,这便使他成就了自成一格的清新爽健、充满生活情感与抒写意味的画风。
    他笔下的这些传承人有的我久闻其名,有的已结为朋友。然而他们分居各地,甚至远在僻壤荒村,延声要付出怎样的辛劳才能访到他们,并把他们如此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地描绘下来?
    这是有史以来画家笔下第一本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相册,所以在本文的题目中,我所用的不是“画像”,而是“立像”。立者,树碑立传也。
    这一幅幅神采奕奕的画像,使我们鲜明地感受到画家对中华文化的钟爱,对大地与人民的挚爱。
    冯骥才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