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摘编]初步建立中国语言学史的学科理论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中国社会科学网 薄守生 参加讨论

    原文作者:薄守生,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赖慧玲,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原文标题:《关于中国语言学史学科理论的一点思考——兼及从人们对文化史研究的反思中得到的启发》
    原文出处:《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中国语言学史的学科建设值得重视。关于“中国语言学史”学科的相关理论及学科发展,其实就是“中国语言学”的“史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可以看作是中国史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们通常认为“史学史”是“文化史”的一个分支学科,但是,对于“文化史”的内容范围人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语言学史”是“文化史”的组成部分,虽然以往的文化史著作中很少有关于语言学史的内容。在此,我们主要探讨中国语言学史的学科建设,其中包括“文化史研究对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启发”方面的内容,但重点不在于探索语言学史和文化史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文化史和语言学史研究的特点很不相同
    通常,文化史研究可以相当泛化,甚至可以异常空灵,人们却很少去批评那样的文化史研究漫无边际、太过虚空。然而,中国语言学史的书写却从未流畅过,总是显得磕磕绊绊、不忍卒读。以往,人们把文化史和语言学(史)关联起来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一些涉及微观层面的研究,例如:从词语的语源和变迁看古代文化的遗迹,从称谓名词看婚姻制度,典章制度用语的训诂学研究。这些类型的微观研究其实还是罗常培《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传统,这种研究传统中所涉及的语言学基本上属于语言学的分支学科“社会语言学”的范畴(我们不用“文化语言学”称呼,在此也不讨论“文化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的异同)。因此,文化史主要是和“‘社会语言学’(史)”相关联,并非与“语言学(史)”全面关联。
    从微观层面来看,文化史和语言学史二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在讨论一篇学术论文属不属于语言学论文时,我们有时并不太容易把握,“从文字考证,到词语考释,到典章制度考证,到思想文化考证,似乎都与考证有关系,但是它们从微观到宏观、由实到虚过渡的程度并不相同。文字考证、词语考释可以归属语言学,而制度、思想、文化考证就不宜归入语言学的范畴了”(薄守生、赖慧玲《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80页)。在谈“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包含社会语言学”时,我们常常不会刻意强调其历史的因素。那些涉及“制度、思想、文化”的语言要素(字、词、短语、句子),很多都可以认为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不管它们这些要素处于一种共时的层面还是历时的层面。因此可以认为,凡是对这些“语言要素”进行微观考证的研究,基本上都可以归入“‘社会语言学’(史)”研究的范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