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美术考古半世纪》:禾黍割了,该有束禾者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国学网 莫阳 参加讨论

    
    《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杨泓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杨泓先生的《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新版,是这本经典读物继1996年发行以来的首次重印。新版采用全彩印刷,将旧版中大量文物线图替换为彩色照片,对文物的呈现更接近真实;配合原文新增了大量配图,让文字和图像的对应更加密切,无疑将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杨泓先生是考古学界名宿,著作颇丰,研究涉及中国汉唐考古学、佛教考古和古代兵器考古等多个领域,亦曾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他是中国美术考古研究的奠基者之一。尽管在中国考古学界,至迟自上世纪50年代起,便将“美术考古”作为考古学研究分类中的一部分,但对其外延和内涵却仍然缺乏明确的界定。对“美术考古”一词专门、权威的定义,首次出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1991年)中。在这里,“美术考古”被界定为“考古学的分支学科,以田野考古发掘和调查所获得的美术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它从历史科学的立场出发,依据层位学、类型学等考古学研究方法,结合古代文献遗迹传世的有关遗物,阐明美术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与物质文化发展的联系,为人类文化史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实物例证。”而这一词条的作者即是杨泓先生。
    写作一本美术考古领域的入门读物,并非易事。这既需要作者有考古学和美术史研究的专业深度,又需要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文笔——条件无疑是苛刻的,杨泓先生却是最适合的人选。
    从架构上来看,《美术考古半世纪》一书兼顾了学术性和可读性,作者用娓娓道来的语言,在考古发现中穿针引线,勾连起文物、历史和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共五章,分别是《曙光初照——史前美术考古》《铜艺之光——青铜时代美术考古》《鸿鹄高飞——秦汉美术考古》《继往开来——魏晋南北朝美术考古》以及《盛世新声——隋唐美术考古》,章节之间以时代为线索,串联起20世纪以来发现的、自上古迄隋唐的重要考古资料。下编则分为三个不同专题:《俑的世界——中国独特的明器艺术》《瓷艺春秋——古代瓷器的考古发现》和《家具经纬——古代家具的演变与造型》,最后附石窟寺研究综述《叩索禅林——中国石窟寺研究四十年》,以此囊括了美术考古研究,尤其是以物质文化为主的几大重要领域。而为了更全面地兼顾美术考古的主题,在新版中又增添了两篇作者的新论,即《漫话中国古代雕塑》和《中国古代壁画略说》作为补充,使全书架构更加丰满。
    通读上编,各章中,每节的设置都以艺术门类为线索,这突破了考古学主要以材质为依据的分类方式,而与艺术本身的表现手法联系更加紧密。而下编则全然不同于上编通史性的写作方式,更侧重学术性和研究性的表述。艺术门类的分类方式清晰明确,却也有明显的问题,即在此分类之上,材料之间还存在着更高层次的关联和自身的发展线索。因此,作者通过专题梳理,弥补了这一缺憾。如在《俑的世界》一章中,作者选取来自“地下世界”的“俑”为个案,探讨中国古代墓葬的问题,深入触及生死观的层面。俑是古代墓葬中一种特殊的明器,是对于殉人习俗的替代。而早在春秋战国之际,诸子已就这种形式的存废有过多次讨论。站在艺术表现的角度看,“俑”是对“人”的再现,显然除了其功能意义外,还具有形式意义。作者从战国楚俑说起,从始皇陵到汉阳陵兵马俑这些帝王们庄严的地下军队,到东汉击鼓说唱俑这类普通人墓中生动传神的百戏艺人……俑这个话题,贯穿起被考古发现不断改写的古代美术史。
    论及本书写作的初衷,在前言和后记中,作者两次引用了这样一句话——“禾黍割了,应该有束禾的人来做他谦卑的任务”。这出自1908年米海里司《美术考古一世纪》的序言。1929年,郭沫若将《美术考古一世纪》译成中文。而1928年,中央研究院在安阳殷墟开始第一次发掘,这是首次由中国学者主导的科学考古,培育了中国第一代考古学者,亦收获了震动传统史学研究的各类遗物。“就在这处考古圣地出土的遗物中,含有不少美术品,从此伴随着科学田野考古发掘的兴起,中国美术考古也开始了自己的历史途程。”《美术考古半世纪》的“半世纪”就是以此为起点的。在《美术考古一世纪》译者序中,郭沫若还曾感叹“中国的考古发现,可惜现在还寂寥得很”。他未曾想到的是,半个世纪后,中国考古学获得了如此长足的发展。杨泓先生的《美术考古半世纪》正是对此的应答。
    考古工作者揭开的新材料就像秋收后割下的麦子,金灿灿地铺散在田野上,束禾人以其独到的眼光和不懈的努力,完成了他重要的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