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短小说何为——浅析雷默三篇近作(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文艺报 任茹文 参加讨论

    冷酷、希望与平静:《告密者》
    《告密者》是个如此血腥的故事,它以极度的冷静讲述内心的怯懦和残存的尊严如何打开了胆小者的凶恶和残暴,却在讲述的过程中充满了软心肠的忧伤和在场者的游离。《告密者》写得极有耐心,作者抽丝剥茧地层层打开人心的内核,引发凶杀案的动力层层累积,整个故事无懈可击,最后的炸药终于被点燃,国光的爸爸用一把磨了三个晚上的尖刀刺死了邱老师。孩子间的原始嬉闹和无意泄密引发的人心连环套以成人世界的凶杀案方式得到解决。动机是这样的原始,方式是这样的粗暴,死亡是这样的无谓,孩子间的故事放大了成人世界精神深处的紧张、盲目和暗斗;孩子间的故事犹如反射玻璃,折射出成人世界人性底层的嫉妒、虚荣、冲动、怯懦、自私和不堪一击的脆弱。
    《告密者》成功地设置了一组人物关系的多米诺骨牌,并以无懈可击的方式被完美推倒,它固然有凶案小说的机警和严谨;但相比于情节上的完美设置,将这个小说在品格上推向高级感的是叙事者“我”的游离立场和忧伤情感。当我父亲在我去镇上上学伊始即希望白发老师予以照顾的时候,当由我父亲的告密而导致国光纠结同学们对我孤立的时候,当邱老师在课堂上以严厉批评国光的方式保护我的时候,甚至当凶杀案已经发生国光父亲被带走我在街上再次偶遇国光的时候,我的情感态度始终未与成人世界的判断完成融合。这是一场没有达成一致的道德审判。孩子与成人遵循着不一样的判断系统。我一直希望的是能回到入学之初,坏坏的国光始终对我一个人另眼相看,把我当作一个难得的朋友,他给其他人吃了牛肉都打了耳光,惟独对我手下留情放过一马。这是孩子内心的柔情和纯真,可是成人把这残存的柔情和纯真弄丢了。在这个小说中,有一个人物值得注意,他就是我父亲的老师——白头老师。白头老师带着我父亲的委托前去和国光父亲谈一谈,他的身份是国光父亲和我父亲共同的老师,但最终的对话变成了“我当没有你这样的学生”和“我当没有你这样的老师”。身份成了障碍,引发了国光父亲以最后一点野蛮力量维护自己被忽视的尊严。胆小的证明了一次不胆小,吹牛的终于动了一次真格的,被轻视的终于以野蛮的形式被正视了一回。通过小说我们再次确认现实的误差:在人物关系的谱系中,有多少次,我们因为错误估计和错误设置关系路线而导致场面失控?无人无意为恶,但恶由众人酿成,众人的合力终于导向一个完全不可知的黑暗陷阱。最终,一切失控了。
    有必要再重温《告密者》的结尾,这是个短促而有深度的结尾:
    我后来在大街上碰到过一次国光,他远远地看到我,像碰到了鬼,下意识地往角落里躲。其实那一瞬间,我也下意识地想找个地方藏起来,我们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的惶恐,随后都慢慢地镇定了下来。
    即使平静的生活表象下暗流涌动,像船遇冰山一样一旦触礁即船毁人亡;然而,就像小说的结尾我与国光逐渐“镇定”,所有的人最终都会平静下来。这件凶杀案最终会被生活的河流掩盖在河床的淤泥底下。人性中有一股自然存在的力量会重新控制住场面——平静。是平静扛住了黑暗的闸门,让脆弱无助的人们出于安全感的需要留在太阳底下,这是人性最后的底线和规定性,它和冷酷、和温情一样在灵魂中默默存在,那是从漩涡、斗争和疯狂中复归正常的力量。《告密者》中,这三者都全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