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质量稳步提升、优秀期刊做大做强、事业产业初具规模、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国际影响逐步扩大,这些是我国学术期刊近5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但是,当前学术期刊仍然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问题。例如,学术期刊的不均衡发展无法适应新时代学术研究全面蓬勃发展的需求、学术期刊在国际上无法发挥主流话语权阵地作用等。如何发挥学术期刊作用为最新创新成果服务?如何提升学术期刊的质量?如何增强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影响力?11月22日—23日,在2017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专家、学者、从业者、行业管理者就这些话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发表才是硬道理 据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发布的《2017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相较于SCI和SSCI收录期刊的刊均即年指标0.549和0.329,我国学术期刊差距较大,分别为0.084和0.099,这反映出我国学术期刊发表成果的首发性、时效性不够。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认为,“发表才是硬道理”,他强调研究成果的首发认定,为了使中国期刊能够快速发表与传播,要为中国学者提供一个及时发表研究成果的国际竞争阵地。著名生物物理学家王志珍院士建议,对于具有颠覆性的研究成果需为其提供绿色发表通道。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蒋重跃也认为,办期刊的目的就是让读者阅读到最新的研究成果,怎样以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传播编辑成果,是办刊人的使命。 “中国学术期刊在世界的地位不高,原因是没有抓住学术期刊的本质。”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一语中的。他提出,学术期刊的出版应提倡不是创新的东西就不能在学术期刊发表。 “一个科技强国的期刊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引领科技发展潮流,体现国家科学研究水平,支持科研成果首发权,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科学》杂志社总经理王志欣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则发出倡议,学术期刊要设置创新性议题,打造标志性概念。 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提升不仅需要出版机构的努力,更需要优秀稿源的支持。不少专家与从业者为此呼吁,论文作者应将原创论文多发表在中国的期刊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