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失落在美国画报上的晚清景观(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北京晚报 newdu 参加讨论

    
    整体来说,美国人对清政府基本上抱持蔑视的态度,认为它封闭、腐朽和冥顽不灵。吊诡的是,美国人似乎将大量输入的华工视作中国入侵的前兆。如第395页的《共和国的末日》说,20世纪中美将爆发“种族之战”,美国民众将遭到清朝官兵的无情杀戮,美国1882年出台的《排华法案》也将美国民众的这一“担忧”具象化。本书编者为了表现华工在美国生活的艰辛与遭到的歧视,耗费全书将近200页的篇幅,可谓用心良苦,如第397页的《旧金山:我要收留这些人吗?》(1886年),就将华人描绘为旧金山犯罪和疾病等一切罪恶的根源。不过,我们亦不能忽略当时的语境,而将美国的排华事件看成是一个孤立的种族歧视问题,前文提及的庚子事变便是很好的例证。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固然众说纷纭,在中国所谓教民压迫非教民的案例亦所在多有,但是晚清七十年间中国民众排外情绪的极度膨胀也是无可讳言的。如此看来,当时最古老的东方古国与最年轻的共和国其实都在做着类似的事情——情绪激动地指责对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来自他者的东方想象
    反讽的是,那时的美国人虽然讨厌清政府和华工,但他们对于与华工同源的中国老百姓却赞美有加,仿佛二者根本就是来自不同的世界。本书第三章“市井人文:晚清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收录了不少有关中国人生存实态的图像,在这些一幅幅美丽的画稿中,那些美国人指责华工“不文明”的行为统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田园牧歌式的、自给自足的东方古老文明样貌。第156页的《工作便餐》(1857年)展示的是香港码头三名华人用餐的场景,这三人动作自然,表情闲适,一点没有下层贫苦劳动者的病容。第160页的《乡村少女》(1895年)画的是作者在水乡河畔遇到的一位十四五岁美貌少女。这位姑娘“牙齿雪白,眼含笑意,举手投足优雅美妙”,令作者拉尔夫“终生难忘”。第174页的《采茶姑娘》(1857年)虽然赤着脚,但动作娴雅安详,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不仅如此,美国人对中国的大好河山也显示出极大的热情,第104页所描绘的京师皇城俯瞰图,巍峨壮丽,宛如仙境。第108页宏伟的安定门、第112页美丽的颐和园玉带桥、第113页不厌其详的“北京八景”、第125页巧夺天工的镇江金山寺、第128页的太湖山水等都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那么如何理解美国人对清廷、山川地理、老百姓和华工这四个代表中国的元素看似矛盾的观感?难道真的是因为“距离产生美”,而一旦中国人登上美洲大陆变成华工,中国的美丽就消失了?这一问题当然不是本文的篇幅所能回答的,但是我想其中或许涉及“我者”与“他者”的区隔。美国人在与清廷和华工打交道时,双方由于在语言、文化和习俗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非常难以沟通,翻译来翻译去,仍然不得要领。清朝咒骂美国是强盗,美国认为清朝野蛮,说白了,双方都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逻辑理解事物,把“他者”化为“我者”。但是当美国人来到中华大地游历的时候,他却能自居于“他者”的地位,以猎奇、探险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发生的一切。由此,窃以为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发掘出多少新鲜的史料,或者给人以多少美丽的图画,更在于为我们思考如何进一步理解异域文明提供了极佳的借鉴。翻译出现的“驴首人身”也许无可避免,但若能互相尊重对方的权利,而非直接妖魔化彼此,才可能出现真正的良性沟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