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中国电影:“声”“画”比翼齐飞(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中国文化报 于帆 参加讨论

    
    提升行业认知度
    确立并贯彻标准
    论坛上,有嘉宾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目前国产电影年产量高居世界前列,但如果从电影声音这一维度来判断,很多电影其实都不及格,影片声音过响,电影音乐与故事不贴合等现象时有发生。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立电影学院教授苏聪分享了自己多年的教学和制作经验。他认为,当今中国电影声音的短板在于录音及混音环节的资金和精力的投入不足,从而导致影片在声音呈现上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从业者进行观念上的引导和纠正,要令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认识到电影声音的重要性,再对观众进行耳濡目染的影响。”
    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教授甄钊表示,即便是参与评奖的优质影片,尚且会出现诸如混录过程中电平过高、超出技术标准范围等不好的情况,如果是质量稍微差一些的影片,问题就暴露得更多了。“这是当下一个非常严重且普遍的现象,尽管技术标准已经存在,但许多作品却依然忽视标准,因此今后我们需要让技术规范得到认真贯彻。”甄钊说。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业界习惯将国产影片与好莱坞影片做对比,并且不少人认为国产影片的劣势主要在于技术运用上。对此,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客座教授邱淳表示,中国电影在技术层面与好莱坞的差距正在逐渐缩短。“从1986年中国第一部模拟立体声影片《山林中头一个女人》,到1996年数字立体声影片《鸦片战争》, 再到2011年中国全景声系统超前在国内影院实验,可以说,中国的电影声音技术及设备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邱淳认为,电影技术只是工具,如何运用这一工具真正提升电影艺术,这才是电影从业者需要认真思考的。
    陶经指出,目前几乎所有的影评都很难看到对于影片声音技术标准的评价。“这一领域可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希望能有更多专业人士对电影声音工作者的工作进行点评。希望出现一些专业的电影声音评论,引领一种技术性的审美取向。”他说。
    何威强调,要提升电影声音工作者以及观众对于电影声音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而在这一过程中,对从业者的专业教育是极其重要且十分有必要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