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新时代生态思想的诗意阐释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人民日报 丁晓原 参加讨论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的长篇新作《那山,那水》(红旗出版社出版),描绘浙北安吉余村美丽动人的生态文明图景。“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中国人梦想的美丽、富有、幸福、快乐的诗意天堂”,在余村已成美好现实。这是余村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所结出的硕果。《那山,那水》以对余村人生态文明建设成功实践的具体叙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了生动形象的文学阐释。
    《那山,那水》以习近平总书记2005年8月15日视察余村的讲话作为开篇,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立定全篇主脑,以余村人对这一重大生态思想的实践故事作为文本叙说的基本材料,生动有力地诠释了新时代新思想的重大意义。“从那一天起,余村便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思想所指引的道路,开始了全新的发展。余村从山到水,从空气到百姓的生活,再到每一颗人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文学,尤其生态报告文学,是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写作中的一个重要存在。过往的此类作品,大多是反映生态问题的,而《那山,那水》报告的是新时代生态的新气象。不仅如此,作品不是一般地、简单地讲说生态美的故事,而是将其置于新时代新发展的高度,彰显其中深意;并且将余村的生态建设实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地关联起来,以前者的成就充分阐释新时代新思想的重大意义。我们从《那山,那水》的题材选择,主题立定,具体材料的处理等细节看,作者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善于通过文学方式来表达对时代主题的理解。
    何建明在《那山,那水》中,为彰显报告对象重大的时代价值,不但主要从现实的视角观照、细写有意义有意味的材料,而且放开思维,拓展视野,设置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历史维度。作者认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有三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值得我们去总结与思考,去思考与传扬”:在茨坪小村,“毛泽东用遒劲有力的笔锋清晰地写下一行大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在安徽凤阳小岗村,“一群不甘饥饿的农民”,“在一份份分田到户的‘草根宣言书’上‘画押’”,邓小平“一语定乾坤”,支持包产到户;在浙北小山村,当地人纠结于是要金山银山,还是要绿水青山,来此调研的习近平“果断明了地说”:“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山,那水》将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放到现当代中国历史的纵向坐标系里考察,由此对应关联着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作者这种深广的历史意识,丰富了《那山,那水》的叙写视域,同时也更加凸显作品所写对象具有的“堪比小岗村的划时代意义”。
    《那山,那水》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阐释,是以非虚构文学叙事的方式达成的。作品在鲜明时代主题的统摄下,从山、水、竹、茶,到休闲、艺术等多方面,对余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全景式展示。作品不仅书写余村的山美水美,也书写“比山水更美的是心灵”,写出余村的“人心向善向美”。作品呈现出一个立体有厚度、可感且美丽的余村。
    文学是人学,报告文学当然也是人学。《那山,那水》描写的主要是山也美水也美的生态美,但生态美的创造者是余村人。因此,作品十分注重人的故事的讲说,这里有“停止靠山吃山”,带领村民“还小村绿水青山”的老支书鲍新民,有知道“不懂得一点经济和政治知识,绝对不行”的做大了农家乐的老板潘春林……这些人物的性格形象有异,但都是美丽余村的建设者,都是新时代的美丽风景。
    《那山,那水》是何建明报告文学作品中,迄今为止语言最美的一部。作者情动于衷,笔下情采飞扬。这样,《那山,那水》就不是只有宏大的时代主题,还有动人的诗美,这是这部作品的另一个特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