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李浩:海飞的险象环生和他的平衡——海飞长篇小说《惊蛰》简评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长篇小说选刊》 李浩 参加讨论


    海飞的文字一向以故事曲折、想象丰富、波澜多重又富含理性,善于在悬疑的褶皱中建立重重反转而著称,他的故事让人沉入,让人深感紧张和魅力,也让人沉思。《惊蛰》当然依旧褒有海飞小说的一贯特点,不过,他在这里走向了更大的冒险,第一步即是出人意料的险棋。他让小说的主人公从具有某种地痞无赖性质的“包打听”出身,也就是说,他没有预先地赋予这个陈山任何高大上的光环,不过是混生活而且用不那么光彩的手段来混的小人物而已。不止如此,他还要再推一步,让这个陈山成为“肖正国”,一个受日本控制的间谍,他将要去重庆以国民党军统党政情报处航侦科科长的身份“侦察”重庆的高射炮布防,这时,陈山由街头包打听变成了汉奸——由这个身份再反转成以身许国的战士,英雄,再由国民党进入共产党,其难度之大超乎想象,何况,海飞还在这个难度上又加了更重的一笔:陈山所看重的、愿意为她做任何事的妹妹陈夏也成为了日本间谍,她有更为卓越的能力。在这篇小说中,海飞不仅要让人物经历“险象环生”,让种种发生不断发生着陡转和填平,也必须要在这些故事和事件的行进中为主人公陈山的种种转变建立合理性,成为水到渠成。陈山不是机会主义者,他的变化不是见风使舵,也就是说在他的身上应有一种较为恒定的东西在,而这一恒定的东西,自然又会是故事叙事的又一难度,陈山转变的又一难度。在阅读中,我承认我为海飞能否完成转折同时又保证它的合理性颇为担心。如果这件事交给我来做我觉得我是无法完成的,我甚至无法完成“自我说服”——然而愿意不断冒险的海飞却胸有成竹,他一定要让自己行走于钢丝之间,某种的摇摇晃晃是做给我们这些阅读者看的,这是魅力,吸引,和悬念的部分。阅读过《惊蛰》的读者自然清晰海飞的解决之道,他步步为营,一点点将他心性里的光呼唤出来,当然那些在陈山生活、生命里出现的人与物也呼应着这一召唤,使他最终能够完成。
    是故,陈山这个人物是独特的,是之前的谍战小说或者战争小说中所未曾塑造的一个人,一类人。海飞为我们提供了新创造。
    故事上波澜起伏,悬念层叠,步步惊心,而在人物的塑造上海飞也有过人之处,我觉得这一过人之处在于“关系”设置。海飞的人物关系是复杂的,几乎每个人物的存在都会延伸出诸多联线与他人相关联,或亲情或友情或爱情或同志或隐秘的敌人……譬如张离,她是肖正国的同事,是肖正国妻子余小晚的闺蜜,是与陈山“私奔”叛逃的人,是陈山哥哥陈河的恋人,是潜伏于梅机关的国民党,是国民党中的共产党;譬如陈河,是陈山、陈夏的哥哥,是张离的男友,是名叫钱时英的商人,共产党的地下党,是交际花唐曼晴的“情人”,而唐曼晴曾纵容保镖打断过陈山的肋骨,在她身上,有中国和日本的混血;陈夏,她和陈山、陈河的关系自然也背负了与余小晚的关系,与张离的关系,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而她曾是荒木惟的人质,也是荒木惟着力培养的间谍,当她能够看见“光明”、第一次看见“光明”的时候就是在日本,自然,她也背负了与日本、与荒木惟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在故事众多、波澜丛生的《惊蛰》中,每个人物,几乎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他们之间构成一张结构复杂的网,相互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这联系,也让他们的行为、认识不单一,让故事更为紧凑复杂,充分展示人性的多重,同时也让陈山的行为与认知转变获得了有效的支撑。结构复杂、人物关系复杂、故事之间的环扣复杂,是这部不过十二万八千字的小长篇极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如此短的篇幅,却是一幅相当恢宏的、壮阔的图景。
    关于历史和信仰问题,我想细心的阅读者们会很容易找到它的存在,这一点我不准备多谈;关于所谓人性之复杂和内在隐秘,这部小说里也有很好的揭示,阅读者们也一定能将它们找出来,我也不准备多谈。故事的魅力感和紧张感一直在着,在这点上海飞的才能是相当突出的,然而我也不准备多谈,它应当交给阅读,在阅读中体会。我想接下来谈的是一些更小的、却是妙趣的微点。
    善假于物,是海飞在这部小说中展示给我们的才能之一,我们看到,一台具有象征意味的收音机贯穿了小说的始与终,它是陈山、陈夏兄妹情深的某种见证,是亲情的维系点之一,是陈山的命也是陈夏的命;它是盲人陈夏与“外面世界”的沟通通道,是她世界的一个重要延伸,同时也是她对声音、电波超常敏感的一个支点,在这里收音机又充当了“伏笔”的存在。之后,它还是对陈夏进行“唤醒”的条件之一,虽然从日本归来的陈夏似乎没有特别在意,以至于海飞特别意味深长地点了一句,“陈山突然觉得,收音机是一件会令人难过的东西”。同时有贯穿感的还有一首《樱花》曲。它当然有多重性的指向,是荒木惟的乡愁,是他忠于和怀念的象征,同时也是他和陈夏情感的维系点之一,是陈夏从日本归来行为趋向的潜在提示(她在逐步日本化同时也在接受日本化),同时,又是诱饵,曾让陈山误以为打开保险箱、拿出“秋刀鱼计划”的密码就存在于这首曲子音符的错误之处……充沛的想象“出人意料”是谍战剧的共通特点,然而海飞对这点的运用则更为熟捻与险绝。譬如第一章,海飞让陈山在接受荒木惟的任务,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荒木惟突然开枪--这一意外在阅读中是极为震憾的,我仿佛能听得到枪声和陈山倒下去的声音。突然开枪是我想不到的,这是计划的一部分也是我想不到的,这一枪的作用也是我想不到的,它出人意料,又随着故事变得极为合情合理,是种必须。“管机要室的那个人,叫马三妹”,变成了肖正国的陈山必须要拿到她身上的钥匙,我想故事将在这点上下功夫,陈山如何靠近,如何用手段,一挫而挫然后……可在第十三章,故事的行进完全出乎我的意外,马三妹依然只有一个模糊的背影然而陈山的任务却已完成。海飞有意让阅读者“心理扑空”,你以为他会着力的地方、你以为他必须着力的点他却用指东打西的方式轻易解决,完成了和阅读者共同的游戏。毋庸讳言,海飞的《惊蛰》保留着某种剧本化的倾向,以叙事叙述为主,紧凑连贯,闲笔很少、具有抒情性的文字很少,不枝蔓,然而我们却从中依然能读出他良好的文学素养,仅仅的修饰性就足以建立起氛围和气息。父亲陈金旺的存在始终处在背景之中,其实我能读出海飞对他的用力和精心,他貌似不参与事件,但参与着内在,有它意味深长之处。
    在这里,我也想谈两点我关于这部小说的某些意见。一,我觉得作为小说,海飞似乎可以做得更为丰满些,尤其是细节处,意味悠长处,在《惊蛰》中不乏这种特别妙、特别引人省思的支点,但有时作者是滑过的,他没有继续用力。我知道海飞不匮乏这一才能,你只要多拿出一些耐心就足够了。这部小说,不增加任何新故事,再增加三到五万字,会更好。二,重庆的高射炮布防图,在小说的开始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结点,故事是围绕它来展开的,但在日本飞机对它轰炸之后它就不再有用,不再作用于故事,我觉得略有遗憾,它,本可像陈山的收音机以及那首《樱花》一样成为一条贯穿的引线,一次次被拎起才好,会构成一种串连的力量,牵制的力量,影响的力量。我觉得,好的、重要的细节或支点,应当至少用出三次或以上,用不同的方式和策略来榨干它的价值,包括剩余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