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文化翻译“走出去”的传播路径与策略

http://www.newdu.com 2018-01-09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王宁 参加讨论

    提到“文化翻译”,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翻译什么,以及由谁翻译的问题。既然是翻译,还要想翻译之后如何传播的问题,哪些因素会影响文化作品向外传播?文化翻译要想“走出去”,首先要有优秀的作品,其次要有懂作品的译者,能够赋予作品二次生命,使其在国外也能够绽放异彩。中国目前的文化贸易还处于“逆差”的状态,所以积极地翻译作品、向外推介成为文化输出的常态,但是文化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的文化翻译要想“走出去”也要顺应这一规律。当然,规律之外也会有一些例外,中国网络文学在国外的流行就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中的一种例外,它是由民间自主翻译、自发传播的一种文学形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文学打开中国文化翻译向外推广的新的道路。
    注重译者“二次加工”
    文化翻译,既需要优秀的作品,又需要优秀的译者。同时,翻译之后,更重要的是传播出去,在国外同样也能产生影响,这样才实现了一部作品的价值。中国目前优秀的作品数不胜数,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当代的,如何翻译得既保有原著的风骨,又适应异域的文化环境,这需要一代代译者的不懈努力。
    莫言的作品在国外读者中颇有影响力,与翻译者葛浩文有着极大的关联。葛浩文在翻译莫言作品的时候并不是完全遵循原著,而是对原著进行了“二次加工”。他曾说,“作者是为中国人写作,而我是为外国人翻译,翻译是重新写作的过程”。正是由于其强烈的读者意识,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偏好,才有了莫言作品在国外的传播及影响。这为我们的文化翻译及其“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好的文学作品加优秀的译者是文学作品得以在国外传播的保障。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创作风格的多样保证了文学作品类型的丰富,这为我国文学作品向外推介提供了样品素材。优秀的译者诸如葛浩文这样的汉学家既有英文的文化背景,又有深厚的中文功底,能在充分理解原作意图的前提下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偏好对作品进行二次写作,以满足不同的受众群体,顺利地将作品在国外读者中流传开来。
    遵循文化传播规律
    文化翻译“走出去”,要遵循文化传播的一般规律,不能急功近利。中国目前向外推介的文学作品既有《诗经》《论语》《红楼梦》、唐诗之类的古代经典,又有如莫言的“红高粱系列”、阎连科的《丁庄梦》、姜戎的《狼图腾》等当代作品,但相较于中国从古至今璀璨的文学星河,翻译的作品少之又少,能在国外产生广泛影响力的更是屈指可数。
    在中国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日渐凸显,亟须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出去,积极向外推介中国的文学作品。
    中国早在1951年就创办了《中国文学》杂志,80年代又推出《熊猫丛书》系列,但二者均在2000年停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曾在1995年启动“大中华文库”项目,但后期进展不尽如人意。文化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一般而言,弱势文化总是主动学习和借鉴强势文化,弱势文化语境里的译者也总是主动地把强势文化译入自己的文化语境,这便是西方译学理论所提倡的“顺译”。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向外推介也要顺应这一规律,要顾及读者的需求、市场的反馈。大规模向外推介,一方面无法保证翻译作品的质量,毕竟优秀的译者仍是少数,能翻译的作品数量也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也容易给人留下廉价的印象,中国向外推介的文化产品,有些是免费送给国外高校的图书馆,但借阅者却很少,效果很不理想。所以,目前要改变这种一味向外推介而不顾市场需求的推介模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