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诚意的文艺评论要在新媒体及时发声(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光明日报 王国平 参加讨论

    底色依旧,追求不变
    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成立于2014年9月,旨在深入探寻亚洲各国各地区电影的历史脉络、理论建构、创作风格与产业机制,为华语电影和亚洲电影的发展繁荣、文化软实力与海外拓展建立对比坐标。今年11月18日,研究中心公众号正式上线。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表示,开设公众号,目的是扩大研究领域,吸纳更多的研究人才,更好地传播最新研究成果。
    新媒体是个平台,关键是怎么用,怎么用好,也就是如何实现“善用”。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认为,有必要充分挖掘新媒体背景下群众文艺评论潜藏着的健康力量。他说,要珍惜这些言论的自发性,耐心地在泥沙俱下之中发现真知灼见,将它们有效地统合起来,并充分地利用起来,使之反向激励创作,实现出精品的最终目标。
    在张颖看来,新媒体平台用好了,是可以盘活人才资源的。据她观察,目前活跃在纸媒上的文艺评论工作者年龄偏大,整体上队伍结构相对单一。而“文艺微评”的出现,使评论人才的年轻化、多元化成为可能。微评作者既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文联、作协的专业研究者,也有来自新闻媒体、艺术刊物的采编人员,还有从事创作的艺术家和普通的艺术爱好者,共同组成了多样化的作者队伍。
    “‘文艺微评’还让某些原来只写传统评论或学术论文的作者,开始关注网络化写作,而一些很少对文艺现象、文艺实践进行理论思考的艺术家、爱好者,也开始从事文艺评论写作。这个项目实施的过程,是一个激发人才活力、培育新生力量、重组评论人才队伍的过程。”张颖介绍道。
    不过,文艺评论与新媒体“联姻”,不是“自降身价”,更不是“自我放逐”,而是要守住自己的本色,保持底色依旧。
    “运营这个公众号,初衷是因为我们热爱文艺。文艺不仅是我们的职业,还应当是我们的事业。我们就是想表达出自己的文艺观点,让大家知道现在年轻人对一些文艺现象和文艺作品到底是怎么看、怎么想的。”谢士杰这样阐述自己的“初心”。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大众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对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要求也高了。”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说,“广大文艺评论家就应该摒弃和反对那种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故弄玄虚的文艺作品,而应该把那些精神品格高尚、思想内涵丰厚、价值取向鲜明、艺术表现动人的优秀作品推介给大众,让人们从更多充满正能量的作品里,激发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