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诚意的文艺评论要在新媒体及时发声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光明日报 王国平 参加讨论

    谢士杰是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大三学生。今年暑期,他独自走访了四川南充、绵阳、德阳、内江、自贡、泸州、乐山等地的8家剧团。一个突出感受是,剧团好不容易排了一个戏,也演了几场,但到底质量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一本糊涂账。“文艺评论原来这么重要!”年轻的谢士杰觉得应该做点什么。征得老师同意,他牵头成立了一个“国戏青年评论团”,还注册了一个名为“艺评世界”的微信公众号,倡导真实、新锐、专业的声音,给自己的同龄人搭建一个分享信息、交流思想的平台。没想到,公众号运行一个月,就收到投稿文章上百篇,作者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广东、陕西、四川、重庆等地,就各自感兴趣的文艺现象和文艺作品发表看法。这让谢士杰信心大增,每天一更新,乐此不疲。
    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举行的“文艺评论‘新时代’,艺术创造美生活——文艺评论新跃进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主任谢柏梁在发言时,特别讲述了谢士杰的“创业”故事。他说,一个学生开设一个公众号,就集结了一大群喜欢文艺评论写作的青年人,这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
    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文艺评论面临新的成长空间,有着新的可能性。融媒体时代,文艺评论自当有新的思路、新的作为。
    紧紧抓住一个“微”字
    “说起文艺评论、文艺批评,总给人有点高高在上、难以亲近的感觉”。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研究所所长金浩说,以往对舞蹈行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的探讨,常常只是局限于期刊、报纸上刊登的一些学术性研究文章,读者也多是舞蹈艺术行业的从业者或研究者,“事实上,艺术问题探讨的受众群正在不断扩大,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也促使着专业性的评论转向公众平台”。
    他发现,有些艺术问题,是需要及时澄清、辨别、梳理和分析的。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有必要给新媒体一个拥抱。于是,金浩开始通过微博,“晒”出自己的“微舞评”。比如,他曾经就刚刚观摩过的一台舞蹈节目,毫不避讳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节目有意突出观赏风格的多样性,却忽略了古典意蕴的一致性,‘古代民俗化’‘当代交响化’‘古今荒诞化’‘中西一体化’‘舞诵连襟化’等统统杂糅一炉,唯恐观众会‘审美疲劳’,却使得整体格调不高。”结果在网络空间引发热议,你来我往,交流互动,也给金浩以新的启发。
    他将这些文字辑录成了一个集子,命名为《微时代的微舞评》,自己认为这些简短的微评论“粒粒饱满”。舞蹈家黄豆豆在序言中说,这些文字,以当前最具人气和接地气的方式,对当下丰富驳杂的舞蹈艺术现象进行了“一针见血”的评点。
    当下的文艺评论工作,也要紧紧抓住一个“微”字,成为不少人的共识。从2014年开始,针对在网络上、电视上、纸媒上出现的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辽宁省文联组织文艺评论工作者,撰写篇幅短小的主题评论文章,辽宁文学艺术网上开设《文艺微评》专栏,进行发布。辽宁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张颖介绍说,这些精干、即时的批评短章,颇受网络和纸媒的青睐。
    “‘文艺微评’选题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艺术门类。在选题策划中,注重网络媒体与大众文化特有的即时性、话题性,紧扣时事热点问题,力求在重大时事或文化事件的第一时间发出声音。与自发的网络评论通常的内容评价、‘就事论事’不同,它的选题突出问题意识,引导读者对正在发生发展的艺术现象展开较为深入的思考。”张颖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