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调和的尴尬——郭绍虞的“文以载道”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刘锋杰 参加讨论

    郭绍虞因为运用了现代的文学观念,能够较为系统地整理与撰写文论史;却也因为受制于现代文学观念,不免会在认识传统的“文以载道”时不能周全,甚或可以说遗漏了它的巨量精华。
    最能反映郭绍虞受制于现代文学观念的,当数他以是否“重文”评价“文以载道”,提出了“贯道派”“载道派”与“明道派”的三种类型说。
    郭绍虞指出:“唐人与宋人之文学观,其病全在以文与道混而为一。但中间亦自有区别。唐人主文以贯道,宋人主文以载道……谓文以贯道,是主张因文以见道,虽亦重道而有意于文;谓文以载道,是主张为道而作文,只重在道而无意于文。贯道是道必藉文而显,载道是文须因道而成,轻重之间,区别显然。”其中的“文以贯道”指韩愈、柳宗元的文道观,“文以载道”指朱熹、二程的文道观。郭绍虞认为,“文以贯道”论虽然口口声声不离道字,但实际上只以道为幌子,“其所注重用力者,毕竟还在修辞的工夫”。而“文以载道”论则“只求词达,不尚藻饰,其甚创为语录体,所以道学家的文学批评就重道轻文,只把文作为一种工具——所谓载道之具而已”[9]102-103。郭绍虞在载道派中又析出一个“文以为用(教化)”类型,并以王安石为代表进行了论述,认为这一类型“论文而偏于用,故王安石之所言又转与当时政治家为近。政治家之文学观,其论旨本与道学家相似,唯以政治家之所谓道,是要见之于事功,不重在体之于身心,是要验之于当今,不重在修于一己,所以政治家的主张,不过是道学家之重在致用者而已”[10]178。这表明,从道学家的载道观中分离出来的政治家的载道观,其实已经是对道的新解与新用,用于肯定事功即政治事务。
    郭绍虞经过比较,概括并推崇以三苏为代表的“文以明道”,认为这一类型建立在认同文学自身特性的基础上。郭绍虞指出,“文以贯道”的韩愈等人“泥于儒家之说”“而不能与文打成一橛”,道反而“成为幌子”,而文仅限于散行之体;“文以载道”的朱熹等人“局于儒家所言之道”,只能使文成为载道的工具;只有到了“文以明道”的苏轼等人,“转很受庄释的影响”,打破了儒家思想的独尊格局,被道学家视为异端,主张“道可致而不可求”“文必与道俱”,使得“文与道相得益彰,不复是离之则双美了”[10]175。郭绍虞又从“辞达”的角度描述了三派的区别及明道观的基本特性:“道学家因主辞达而无须于文,政治家因主辞达而无须于文者只求其适于功利的用。故其所谓达,均不过是质言之的达,而不是文言之的达。质言之的达,只能达其表面,达其糟粕,而不能达其精微。至古文家(指苏轼为代表的古文家——引者注)则异于此者,必须先能体物之妙,了然于心,攫住其要点,捉到其灵魂,然后随笔抒写,自然姿态横生,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而道也就自然莫之求而自至的以寓于其间。这才尽文家之能事,这才是文言之的达。是又岂泥于格物致知者所能达其仿佛哉?要能得这样的达了以后,才能使了然于一己者,要以之了然于人人。这才是所谓明道,这才尽文辞之用。所以说‘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但此所谓不可胜用者,又是无用之用,是自然的用,而不是功利的用,有目的的用。”[10]185按照郭绍虞的看法,“文以明道”之道是“通脱透达而微妙”的,是“通于艺”的,它强调以“为文而文”做基础来做明道的事业,所以是自然地达到明道的目的。
    郭绍虞上述论述的精细处表现在审辨,深入剖析了各派对于载道与为文关系的不同态度,认为贯道派表面上重视贯道,其实重视贯道只是幌子,还是重文的。认为载道派已经转向偏重道的地位了,为文只成为载道的工具,结果,这派虽然也会谈到文的作用,但艺术效果却只能是“达其表面,达其糟粕,而不能达其精微”,他批评这派放弃了文的重要性。认为明道派最好,符合“文学的自觉”,能够体物之妙,随笔抒写,姿态横生。但是,郭绍虞的论述中也留有不够明确与强制的地方。比如,贯道派的韩愈显然是以道统自居的,后人也大体这样看他,何以要说他以道为幌子呢?这没有说清。划入明道派的一批人确实重视文的地位,但说他们转向道家与释家才能够正确对待文与道的关系,理由似乎不充足。在这里,应当解释为什么留在儒家这里就不能正确地理解文与道的关系。此处辨析给人这样印象,即一个作家只有反对儒家才能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可是,“文以载道”正诞生于儒家思想之中,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郭绍虞突出地反对儒家思想,是接着“五四”反正统的思想往下说,把古代中国的一切不如意的地方都往儒家身上推,而非通过客观的分析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另外,强调明道派不求道而道自至,这在逻辑上也同样讲不通,不求一物,何以一物会自来?郭绍虞这样做,不免有点套用“文学的自觉”所可能具有的义涵来曲解了“文以载道”,要区分它,所以将其拆成三大块,看不到“文以载道”的本体性与整体性。其间强烈体现了郭绍虞的意识形态倾向:反对儒家,所以看到不同于儒家具有道家与释家思想的人物就予以肯定;尤其是反对宋明理性,所以看不到他们所论中的深刻性;将文学家、政治家与哲学家在认识文学问题时的特殊性忽略掉了,抓住他们原本应有的区别,硬性放入“文学的自觉”的模型加以剪裁,适者高评,不适者贬抑,未免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做法。殊不知,正是哲学家不同于文学家,他们才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掘出“文以载道”所蕴含的不同层面涵义。
    不可否定,郭绍虞还是区别于周作人的。周作人在1930年代将言志与载道相对立,完全否定了载道的价值,只是到了1940年代才开始有限地承认载道的合理性。郭绍虞却能在“文以载道”的思想谱系中来加以甄别,要选择最好的“文以载道”方式,这样一来,他对“文以载道”的态度,与其说是否定的,不如说是分析的。这与他的古代文论研究者的身份自觉有一定关系。比如钱钟书曾批评郭绍虞过分依赖现代的文学观念与进化观念,忽略了文学历史事实的复杂性,认为一些被当代所否定的文学观,极有可能在另一场文学运动中被肯定,如古典主义就曾遭到否定复又被肯定。这确实揭示了郭绍虞的思想实质,即用现代文学观念或者说用“文学的自觉”来做研究“文以载道”的标准不免会有诸多不适症出现。但是,郭绍虞也为自己进行了辩护,这个辩护也确实体现了著者的某些真实想法,这个真实想法也曾使著者产生了某些相对宽容的研究成果。可是,郭绍虞毕竟没有跳出自己为自己所设立的现代文学观念框架,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这个事实将会深深地束缚他对“文以载道”的更加真切的评价,尤其是使他不能还“文以载道”以中国的本来面目,却总是想在现代文学观念的框架中来肢解“文以载道”以符合“文学的自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