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创造历史”,是历史唯物论的核心 重振文学崇高的美学品格,就是尊崇人民为创造历史的英雄。 在75年前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更是以大篇幅再次强调和阐述了这个命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出现最多的词汇就是“人民”二字。 中国的文学事业从来就是人民的事业。文学的使命与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文学产生于人民,人民是文化艺术的创造者。文学服务于人民,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是人民生活命运的写真。作家从来不是孤立于人民群体之外的特殊分子,人民养育了作家和艺术家,人民是作家艺术家恩重如山的父母。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角。否认中华民族的历史是英雄辈出的历史,否认这块土地上的广大人民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真正推动者,中华民族至今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将是无法解释的。在文学意义上,我主张的英雄观是广义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利他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铁肩担道义,不媚的风骨、不随流的独立,同情、公正、博爱,执著的理想主义,对独立思考权利的捍卫以及对真理的固执求索等等,都是构成文学崇高美学品格的基本要素。 媒体和评论家在评述我的“近代史系列”著作《1901》和《1911》时,常常使用“以细节还原历史”这句话。崇尚历史细节的本质是什么?是对推动历史进程的主体动力——人民的高高托举。没有一代又一代细微如沙粒泥土的普通百姓的勤劳、智慧和奉献,以及无论在什么样的苦难中都能生生不息活下去的坚韧,历史将索然无味,尽管历史的书页上往往被涂满紫带黄袍、六宫粉黛。 我的写作,是为我值得骄傲的祖先,为中国人民树碑立传。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文以载道是崇高品格的精神根基。文学从来不是个人狭隘的情感宣泄和呻吟,而是肩负着滋养人类心灵和托举社会道义的神圣使命。古往今来,凡是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被长久流传并成为经典的,无一不是作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家国情怀的抒发。文学的良知和职责,即是人民对文学事业的嘱托。人民是文学作品优劣的惟一评判者。文学从来不是用来孤芳自赏的,也不是用来评奖获奖的,只有把个体命运和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文学作品,才可能得到人民的赞赏,而这个赞赏应该是褒奖文学作品最重要、最荣耀的奖项。 重振文学崇高的美学品格是当代作家的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这个使命要求我们在精神上要与时代同步,在文学境界上要有大格局,在文学视野上要见大风云,在文学力量上要能担当起大气象。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新时代对所有文学工作者的期望,才能不愧于人民作家的称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