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孟繁华:芳华的悲歌 ——评严歌苓的长篇小说《芳华》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名作欣赏》 孟繁华 参加讨论


    严歌苓的长篇小说《芳华》, 应该与她的《一个女兵的悄悄话》《雌性的草地》《灰舞鞋》等作品属于一个谱系。《芳华》可看作是严歌苓具有自叙传性质的小说。一群青年男女构成的文工团, 在一座小红楼里演绎着他们所理解的时代主旋律。于是, 刘峰、小穗子、林丁丁、何小曼、郝淑雯等, 在那个时代的前台后台, 正兴致盎然地挥霍着他们的青春年华。
    《芳华》是一部回忆性的作品, 但它既不是怀旧也不是炫耀曾经的青春作品。话语讲述的是曾经的青春年华, 但在讲述话语的时代, 它用个人的方式深刻地反省和检讨了那个时代, 因此, 这是一部今天与过去对话的小说。那是一个简单、透明、单纯和理想的时代。这个时代前台演出的, 是毛泽东“新文化猜想”的具体实践。人间大戏是革命“样板戏”, 这些时代英雄经过不断的“过滤”, 几乎了却了人间“念想”。他们一门心思投入革命, 要拯救“普天下受苦人”。这一浪漫的理想主义文艺, 迅速蔓延至所有的文艺工作团体, 无论排演任何节目, “样板戏美学”都是它的核心要素, 小穗子的文工团也概莫能外。但是, 前台的演出与后台的人间生活并没有建立起“同构关系”。那些少男少女——尤其是文工团的少男少女, 他们的小心思、小伎俩、小是非、小矛盾以及更加难免的两情两性关系, 都在或明或暗、若隐若现没有剧终地演出着。时代的主旋律威武雄壮, 女生的小零食欲罢不能。那个不谙世事、少不更事的小穗子, 在貌似不经意的讲述中, 通过女孩之间的秘密、男女之间的秘密, 讲述了人性与生俱来的顽强, 它是如此的难以规训、难以改变。女孩子之间的关系, 与今天比较起来, 除了表现形式和程度有所不同之外, 在本质上并无差别。但是, 因为有了另一个人物——刘峰, 《芳华》便异峰突起、卓然不群。
    刘峰在文工团是“名人”。住在红楼——也是危楼的文艺青年们, 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麻烦事, 大家解决的最好办法是“找刘峰”。刘峰乐于助人, 没有坏心眼, 是一个极端朴实厚道的山东青年。大家异口同声地叫他“雷又峰”——既和发音有关, 也切合他的个人形象。小说极有耐心地书写了刘峰作为好人和模范的先进事迹。那个时代, 一个人如果做了英模, 就如同镶嵌进了云端——一如样板戏的人物一样, 他们与世俗生活没有关系。但是, 刘峰毕竟没有走向云端, 他生活的真实环境是小红楼, 身边是触手可及的文艺女兵。于是, 刘峰多年暗恋的对象锁定了, 她是林丁丁。一个偶然的机会, 刘峰与林丁丁有了单独在一个封闭空间的机会, 慌乱的刘峰顾左右而言他, 在前言不搭后语中完成了对林丁丁的爱情表白。当刘峰扑向林丁丁, 将其抱在怀里的时候, 林丁丁不仅哇哇大哭, 甚至破口喊出了“救命啊”的呼救声。这一声呼救, 将在云端的刘峰径直送进了地狱。至于林丁丁为什么有如此激烈的反应——
    林丁丁说不出来, 脸上和眼睛里的表达我多年后试着诠释:受了奇耻大辱的委屈……也不对, 好像还有一种幻灭:你一直以为他是圣人, 原来圣人一直惦记你呢!像所有男人一样, 惦记的也是那点东西!……她感到惊悚, 幻灭, 恶心, 辜负……
    假如刘峰的示爱打破的仅仅是和林丁丁个人的关系, 林丁丁夸张地认为刘峰的示爱就是对她的“强暴”, 虽然尴尬也无大碍。但事情引起了组织的注意并不厌其详地审问了具体内容, 刘峰被公开批判了。然后是党内严重警告, 下放伐木连当兵。中越边境发生冲突, 刘峰回到了他的老连队, 野战部队的一个工兵营。战争让刘峰失去了一条手臂。转业后他去海南做生意, 老婆跟别人跑了, 但刘峰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改革开放高昂的时代与刘峰低迷的人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善良的刘峰还是那么具有悲悯心和同情心。他要拯救一个妓女小惠, 甚至不惜与她同居。他做好人的历史没有断裂, 当年战友的情义也没有断裂。不仅小穗子、郝淑雯没有忘记他, 在刘峰人生的垂危时期, 那个大家都不待见的何小曼出现了。何小曼的“芳华”时代实在乏善可陈:她是一个“拖油瓶”, 和母亲一起进入一个老干部家庭, 那个家庭气氛堪比炼狱。母亲委曲求全如寄人篱下, 何小曼的少年生活可想而知。不幸的童年生活如影随形地带进文工团, 她的屈辱远未结束。她进入医院之后, 鬼使神差地上了前线并当了英雄。她每天接受崇拜, 继父、母亲以及战友的欺凌和侮辱, 已经千百倍地抵消。何小曼知道自己是怎么成为英雄的, 这个巨大的痛楚她难以超越, 于是她得了精神分裂症。三年之后她痊愈留在军区医院当宣传干事, 也找到了曾经看过她的刘峰。他们走到了一起, 但他们既不是恋人、情人, 甚至也没有肌肤之亲:“我们是好朋友, 亲密归亲密。”好人刘峰最后还是因绝症去世了, 小曼和小穗子告别了最后的刘峰。
    严歌苓说, 她写《天浴》的时候还要控制情绪, 但现在拉开了距离, 觉得一个人写童年, 再苦也不是苦, 都是亲的。所以到“穗子”系列虽然都是悲剧, 但全是嘻嘻哈哈讲的, 那是更高的境界。这是作家的自述, 应该无可辩驳。我也认为《芳华》的前半部, 确实松弛, 那个青春好年华就这样过来了, 无大悲亦无大喜。但读到刘峰后来的人生, 我们很难再看到嘻哈。刘峰毕竟是个好人, 尤其是今天再难见到的好人。他爱林丁丁有什么错呢?他一生执着地爱一个人——尽管这个人最大程度地伤害了他, 他一直活在这个巨大的创伤性记忆中, 但仍然无法改变他对那个“假想的”林丁丁的爱。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啊!他有过自己的芳华, 他的芳华却酿成了悲歌。因此, 《芳华》不是一部怀旧之作, 也不是有关于“芳华”的嘻哈之作。我想, 2016年在柏林定稿《芳华》的严歌苓, 显然是在同她的“芳华”时代对话——那个时代并未终结, 它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而且——人生之短暂、人生之无常, 是任何人都无从把握的。但是, 好人会被记住, 他合乎人性, 他会温暖我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