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于无邪诗意呼唤不变诗心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人民日报 石羚 参加讨论


    这种返璞归真的呼唤,“大人不失赤子之心”的坚守,并不意味着而立之年还得重回摇篮,而是历尽世事,也怀有一颗善良无伪、天真无邪的心
    “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我想变成一棵树。我开心时,开花。我不开心时,落叶”……近日,网上热传的儿童诗,让许多成年人自愧不如。“每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一道光、一阵风、花开、叶落……这些看似无关的意象被干净的语言和奇巧的想象力缀连,这是小小人类个体尝试用文字表达情感的启幕。当童真与诗意相遇,诗歌有了童话的色彩,既隽永,又可爱。
    有网友评价说,这是没有“被套路”过的文字。的确,对于孩子们而言,创作这样的诗或许很容易,他们不过是我手写我心,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而已。而之所以让公众惊艳,或许也是因为没有“套路”,因而更清新动人。常有人吐槽程式化的课堂作文,甚至有“造假”“撒谎”之嫌。为什么活泼泼的诗人,到了作文时间可能就抓耳挠腮干巴纠结?这让人深思。
    应该说,一些套路化的作文,本身是一种规范性写作的训练,有其存在价值。不过更应该看到,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讲授规范,更重要的是熏陶审美的触觉,把所思所感化为活泼生动的语言和信手拈来的文章。“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歌独特的韵律给人的震撼,其他文体难以替代。儿童诗歌也启示我们,语文教学除“规定动作”外,也该适当发挥“自选动作”,在传授必修知识和护佑孩子天性间获得平衡,给诗意一些空间。
    孩子们诗兴的“退化”,或许还有来自成长的压力。不久前引发热议的“家委会”及家长指导小学生完成大数据论文之事,虽体现了家长对教育的关切,但那种“不甘人后”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也让孩子备感压力。家长一方面呼吁减负、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面对升学的压力,又不得不动用熬夜战、补习班等武器。诗意在书山题海面前,往往只能让步,或竟至于枯萎了。
    教育思路的纠结,折射出很多成年人的共同矛盾。一方面,进入社会,学会了套路,练熟了技巧,个性这种“出厂设置”逐渐褪色,明知三段式、八股文是旧调重弹,但危急关头仍会作为救场首选。另一方面又渴望“儿童化”,厌恶“小大人”,追求萌属性,对幼时的零食和动画片念念不忘。所以,赞叹孩子的诗,也是“缺者为贵”的道理,毕竟成年人再也不会关注风中摇曳的肥皂泡。可是童年已逝,往者不可谏,来者又是否可追呢?
    诗心动人,但也需看到,即便没有外部压力,要永葆这样的诗心也很难。随着年龄增长,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心灵可能会被既有的认知体系进一步规范,失却单纯与天真。不过话说回来,妙手偶得之固然清新可人,但伟大的作品却必然是精神沉淀的产物。如若能葆有孩子的敏锐度、想象力、包容性,加之以成年人岁月磨练出的思维和经验,或许才真正能够有所成。
    《诗经》之所以不朽,“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如果说《诗经》是中国文学的童年,这些孩子在童年写就的诗,其感人之理亦然——思无邪。初心无所谓老幼,画家黄永玉在《比我老的老头》里描述了那些耄耋之年仍如婴儿般烂漫可爱的老者,饱经风霜而童心未泯。这种返璞归真的呼唤,“大人不失赤子之心”的坚守,并不意味着而立之年还得重回摇篮,而是历尽世事,也怀有一颗善良无伪、天真无邪的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