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李贽的文学观念与晚明小品文的勃兴(3)

http://www.newdu.com 2017-12-01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 李超 参加讨论

    三、博学与主见
    后人论李贽,常常诟病他反对士人读书,这真真曲解了李贽的本意。李贽的文章之所以嬉笑怒骂皆风雅,有论有叙,有理有据,正在于他以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广泛读书之后所拥有的自信。他读书的范围,不怀成见,广涉经史子集,就是当时的通俗文学也成为他眼中的天下至文。在明代蓬勃的市民文化兴起之后,通俗文学的创作也进入了勃发阶段,小说戏曲杂剧院本都已蔚为大观,但在正统士大夫眼里,依然将这些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看作是小道末技,不可登大雅之堂,虽然也有士子私心爱之,也只于案头把玩,并不敢公然评价叫好。李贽按照自己对天下至文的理解,将这些通俗文学作品一并纳入自己阅读的范畴,且敢于为那些好作品点赞叫好。他在给好友焦竑的信中就提到:“《水浒传》批点得甚快活人,《西厢》《琵琶》涂抹改窜得更妙。”[10]他还写下很多小文来评价通俗文学作品的创作优劣。比如他评价南戏剧本《拜月亭记》:“此记关目极好,说得好,曲亦好,真元人手笔也。首似散漫,终致奇绝,以配《西厢》,不妨相追逐也。自当与天地相终始,有此世界,即离不得此传奇。”[11]评价传奇剧本《红拂记》时则赞叹道:“孰谓传奇不可以兴,不可以观,不可以群,不可以怨乎?饮食宴乐之间,起义动慨多矣。今之乐犹古之乐,幸无差别视之其可!”[12]李贽不但高度评价这些小说传奇院本,还把它们提升到与《诗经》等儒家经典同等的地位,认为足可流传千古。
    李贽对于读书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他曾形象地描述自己读书的情景:“山中寂寞无侣,时时取史册批阅,得与其人会觌,亦自快乐,非谓有志于博学宏词科也。……自古至今多少冤屈,谁与辨雪!故读史时真如与百千万人作对敌,一经对垒,自然献俘授首,殊有绝致,未易告语。”[13]李贽读书的乐趣就在于虚其心,敞其怀,屏蔽种种先入的闻见道理,对任何一个古人,不以成见之是非为是非,而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有所好恶,这样一来,盗跖也有仁义之心,圣人也有私心;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卓文君私奔则是“归凤求凰,安可诬也”[14],这些点评,不拘泥于正史,不惟古人是听。李贽的读书法和他写作小品文的实践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他之所以非常犀利甚至有些极端地重新给前人以新的判断,就在于他意识到知识阶层在思想上的奴性,他曾经深刻地指出:“世间有骨头人甚少,有识见人尤少,聪明人虽可喜,若不兼此二种,虽聪明亦徒然耳。”[15]国人的确不乏聪明之士,也有有识见之人,而最缺乏的是有骨头之人,因此,李贽才清醒地强调,必须兼具骨头与识见,才能成为豪杰之士。
    可见,李贽并非是要人们不读书,而是要在读书中不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骨头”和“识见”。如他在评点通俗文学作品的时候,并没有一味夸赞,而是从不同作品中仍然发现了文学创作的优劣。例如,他在比较几部传奇剧本时就发现了问题:“《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工乎?今夫天之所生,地之所长,百卉具在,人见而爱之矣,至觅其工,了不可得,岂其智固不能得之欤?要知造化无工,虽有神圣,亦不能识知化工之所在,而其谁能得之?由此观之,画工虽巧,已落二义矣。文章之事,寸心千古,可悲也夫!”[16]这一论述涉及了文学创作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即形式与内容的天然一体,完美融合,内容上要真实可感,艺术上要巧夺天工,才可使作品臻于化境,而这个境界需要作者以真心、童心进行创作为基础。如果只知一味死读书、读死书,而缺乏识见,是很难发现这样的问题的。
    李贽虽然说过“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17],但他真正批判的是因多读书而放弃了自己对真理的追求,是“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木偶傀儡,是只知打躬作揖的假人,既然把闻见道理作为自己的本心,那么说的话便都是闻见道理,而并不出自本心,也就变成了“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18],不但如此,这类被外在道理蒙蔽的人,其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是很大的,“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19]。而古代圣人不论读书多少,都在审慎地保护好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不被书籍所蒙蔽,结合前面提到的李贽读书的态度,我们不难明白,李贽爱读书,且推崇用童心来读书,用自己的头脑去读书,这样才是真正的士子,真正的读书人,也才会对社会的进步有所助益和推动。所以,他在《读书乐并引》里点出了读书的要义:“夫读书论世,古多有之,或见皮面,或见体肤,或见血脉,或见筋骨,然至骨极矣。”[20]读书要有见到事物和人的筋骨的心和眼,才算读到本质,才算开卷有益,才算真读书人。
    李贽怀着开放的心态,博览群书,又时刻护着自己一颗童心,识见卓然。这可以说是对小品文创作主体的个人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晚明小品文大家中,公安三袁、张岱、徐渭、陈继儒、刘侗、祁彪佳、汤显祖、冯梦龙等,无一不是既博学又个性鲜明之士。没有这样的文化素质,晚明小品文就很难有那种鲜活飞扬的生命动感和灵动清新的艺术美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