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历史使命

http://www.newdu.com 2017-11-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程丹阳 参加讨论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作品不是神秘灵感的产物,它的艺术性、思想性、价值取向总是通过文学家、艺术家对历史、时代、社会、生活、人物等方方面面的把握来体现。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内在机理的深入剖析,也是对现实主义美学意义的时代性阐释;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呼应了时代对当下文艺创作实践的要求,对文学实践的发展与文艺理论的建设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坚持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文论原则
    现实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文论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有关“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文艺倾向的探讨中就已明确倡导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恩格斯之“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更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重要论断,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论有关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经典界定;马克思、恩格斯针对具体的文艺批评实践还创发和构建出“真实论”、“典型化”、“倾向性”等系统性、体系化的现实主义文艺原则。应当说,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对世界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现实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范式,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精神,从杜甫到鲁迅,从《诗经》到《儒林外史》,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到“时运交移,质文代变”,现实主义文艺精神一直存在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这种积极介入和干预现实的问题意识与担当精神,从根本上造就了中国文学的勃勃生机与磊磊风骨。纵观中国文学一脉的生发端委,我们便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学的生成演进充溢着丰沛厚重的社会情怀,这种切近人生的文学品格内化为中国人的审美传统与审美习惯。作为一种文学传统,现实主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蕴含着独特的艺术精神与文学创作经验,是当下文艺实践发展的宝贵资源。
    面对动态的社会生活和文学实践,现实主义并不只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纯学理性概念,它更是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学话语。作为一门入世的学问,现实主义不仅是文学的,也是文化的;不仅是美学的,也是生活的。当下我们对现实主义的呼唤与坚守从根本上说是感于时代之召唤,发于文学发展之需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