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回指可及性影响因素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述评(3)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外语学刊》2014年第1期 张德禄 张时倩 参加讨论

    2.3 凸显因素 
    “凸显”原是一个心理学范畴,指某成分在认知结构或认知过程中的显著程度。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语素、句法、语义特征、词的形式、词频等因素都会影响先行语的凸显度(Heine et al.2006)。在“回指可及性理论”中,凸显因素指先行语是否作为篇章主题,对于凸显的考察局限在篇章主题的角度。本文则采用广义的“凸显”定义,简要回顾关于词频、词的形式、语义、和篇章主题等因素的认知心理学实证研究。 
    2.31 词频因素 
    关于先行词词频对回指加工的影响,基于行为学研究有3种假设(赵明刘涛2011)。(1)“词目再通达假说”(lemma reaccess account)认为词汇中包含词目(lemma)和词位(lexeme)两种信息。理解回指语只需再次通达先行语的词目信息,词频不影响回指语的加工。(2)“完全再通达假说”(full reaccess hypothesis)认为理解回指语需要通达先行语的全部词汇信息;高频先行词凸显度更高。(3)“凸显性假说”(saliency account)认为先行语的词频通过影响先行语的凸显性而影响照应语的加工,低频词汇更易于从短时记忆中提取,因而凸显度更高。 
    ERP实验和眼动实验证明低频先行词凸显度更高,支持“凸显性假说”。在Heine et al.(2006)的ERP实验中,相对于高频先行语的回指语,低频先行语的回指语诱发更大的P300波幅。对此的解释是,P300标志着注意资源的调配,低频先行语凸显度更高,因而在加工过程中分配到更多的注意资源。Polich & Donchin(1988)以及Rugg(1990)的ERP研究也探测到,低频先行词的回指语诱发更大的P300波幅或更长的潜伏期。Van Gompel & Majid(2004)的眼动实验发现,当先行词是低频词汇时,被试在阅读回指语之后的句子时,首次注视时间、首次通过时间、和总体阅读时间都更短。 
    2.32 词的形式 
    语言回指中的先行语一般由名词短语担当,词形比较固定;而回指语则有名词、代词等形式变化。ERP研究证明,回指语的词形对回指加工有明显影响。关于这一问题,有“重复命名失利效应”(repeated namepenalty)(Gordon & Hendrick 1998)和“信息负荷假说”(informational load hypothesis)(Almor 1998)两种对立的假设。前者指加工与先行词同形的回指语需要首先确认一个新的指示对象,然后再决定是否与先行语有同指关系,因而耗用更多的脑资源;后者指在正确运用重复命名回指语功能的条件下,如用其增加新的信息,不会导致加工困难。 
    另外,回指语形式的复杂程度也被证明对回指加工有影响。Schmitt et al.(2002)的ERP研究发现,最简形式回指语(如代词he,she)只诱发P600效应,而非最简形式回指语(如名词短语)诱发P600和N400效应,说明回指语的形式越复杂,在回指加工中语义整合难度越大。 
    2.33 语义因素 
    ERP研究证明先行语与回指语之间的语义亲疏关系对回指可及性有明显影响。Jan Burkhardt(2006)的ERP实验显示,相对于与先行词词形、语义都一致的回指语(如,a conductor和the conductor),新引入的名词短语诱发波幅更大的N400成分;与先行词有某种语义关系的回指语(如,a concert和the conductor)诱发的N400波幅处于两者之间。说明先行词与回指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越远,先行词的可及性就越低。 
    2.4 一致因素 
    在“回指可及性理论”中,一致指先行语与回指语是否处于同一心理框架。在心理学理论中,“心理框架”指存储在人脑中的关于世界或内心经验的典型模板;在语言学中,“框架”指一种抽象图式化的场景(Fillmore 1968)、表征常规情景的资料结构(Minsky 1975:212),或系列顺序事件的知识结构(Schank & Abelson 1975)。程琪龙(2006:92)提出“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理论:概念框架是记忆体中的信息集成块,是紧密结合的知识网络,允许反复激活调用。各种框架研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框架看成大脑中的记忆结构或关系网络,框架中任何一个语言单位的使用必然涉及到网络其它部分的连通和激活(Langacker 1991,程琪龙2006)。 
    行为学研究(Meyer & Schvaneveldt 1971,1976)证明,被试加工与启动词语意义相关的目标词比加工与启动词语意义不相关的目标词反应时更短,正确率更高,证明了词语之间的“框架启动效应”。研究者(Irvin & Lupker 1983)将目标词换成与之意义相同的素描画,也发现类似的启动效应。对“框架启动效应”的解释是:大脑中一个概念的激活引起记忆系统中相关概念的激活;与之语义关系近的概念比语义关系远的概念激活程度更深更广(Collins & Loftus 197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